风和日丽正是出行的好天气,几乎是天刚亮,新婚的长公主殿下便已踏上辇车,与驸马同行出府,他们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是距京两城外的一个小山村,名为源厝。
宽敞的车厢内,清安和源郇同席而坐,两人中间隔着一只矮桌,上面摆了几盘精致的点心,月泯坐在清安身边,正往茶壶里添水。
源郇执着本书看得起劲,清安闲得无聊,偏偏还得时不时找个话题和他搭话,闹得源郇始终不能进入安静的读书状态。
清安说得口都干了,接过月泯递来的茶杯小小地抿了一口,见源郇对她的新话题似有兴趣,清安才继续说:“现在人死了,线索断开,往前的更难查了。”
她刚提起的正是新婚夜那晚路笙被刺杀的事。刺客隔天傍晚就被抓住了,杨忠山那边已经大概确认了刺客的身份。可新冒出的问题是即使抓到了刺客,他们也难以再查下去。
清安叹了口气,“找到人的时候,那刺客已经是具死尸,半个身子都浸在酒缸中。血和酒掺着往地上淌,把正好要去酒窖提酒的店小二吓个半死,报了官一查才发现死的就是那晚的刺客。”
他们只能初步推断刺客的死是幕后策划者所为,为的就是封口。死人不会说话,所以杀人灭口是最好的不会泄露秘密的方法。
目前最有用的线索是尸体背部肩胛骨处的鹰隼刺青,宛陶男子最喜在背部刺上鹰隼图腾,以表达他们对领土的挚爱和忠诚,根据那片刺青和异国长相他们基本可以确定刺客是宛陶人。除此之外,还有散落在红液酒缸边的几瓣丛生福禄考,大理寺的人猜是刺客被杀时有什么随身物品被拿走了。
一个基本确定,一个猜是,使得大理寺和刑部在早朝后被传唤到历代皇帝处理朝政的御広殿双双被批,平常对着下属和低级官员颇为威严的朝廷重臣彼时只敢低着头听曹湮德的斥责。
清安回想着那听训的场面,忽然手撑着下巴歪过头问源郇:“驸马觉得刺客真的是宛陶派来的吗?”
源郇面无表情答:“殿下,大臣们说是。”
朝廷官员说是,那就是。大安现在不正是这样吗?底下百姓很难将自己的想法递上去,只有上头的贵人们传下指令的道理,真相只需要一小部分人知道就可以了。
思及此,源郇便想起以前与同窗好友讨论过的兴邦理论,他抿着唇端正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书籍,不愿再分心同清安说话。
清安看着近在迟尺突然散播着冷气的源郇,她摸了摸鼻头,没敢再打扰源郇,也看起了宫中内侍送到府上的信札。
小山村是真的小,占了四分之一山头,住着的也就十几户。
他们到达源厝时已及日仄,这两天断断续续下过好几场秋雨,空气中散布着湿哒哒的味道。与铺满砖石的京城不同,这里有的只是雨后泥泞的土地和几步一个的小水坑。
尽管在听闻清安他们要来后,山脚小县城的县太爷早早就让人过来收拾了下,可下车之时清安绯色裙摆下的精致绣舄还是染上了褐色的泥土,前几日尚织局刚给扣上的明珠串也被点点斑驳覆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