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危机

加入书签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树冠照到华丽的孔雀翎上,李辞辛总算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他甩了甩头,脑子放空了一会儿,又抖着尾巴,张开翅膀扇两下,伸了懒腰。惊奇地发现,自己这么重的伤,居然全好了!果然系统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

        没多久他便离开了榕树根的庇护,走之前还顺便采集了一些植物的基因,毕竟这地方刚好在回归线以内。属于热度,植物种类丰富。

        采集完后,李辞辛找了一点野果子,又回到河滩上翻了几条小鱼,就算是解决了早饭了。

        好在热带季雨林不缺食物。

        就在李辞辛毫无头绪地漫步时,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声奇怪的叫声,他抬头一看,一只怪鸟正扒拉在大树的树干上,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系统之前输入进脑子里的简单的动物知识,李辞辛立马知道了它是什么——盔犀鸟。

        这盔犀鸟属于鸟纲——佛法僧目——犀鸟科成员,是一种留鸟。也是热带雨林里的旗舰动物。

        至于这个目为什么叫佛法僧目?佛法僧作为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为什么变成了动物分类中的一个目名,说起来也有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

        相传从东瀛和尚空海而来,对,就是那个把杨玉环硬扯胡人血统的电影《妖猫传》里的那个空海和尚。

        这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空海禅师,在公元806年从大唐留学回国后,就在本州的高野山修了一座禅院修行。

        夜深人静的时候,空海禅师听到了奇怪的鸟鸣,“步——泼——嗦”,这发音和东瀛语中的“佛法僧”发音非常相似,于是他就即兴赋诗了一首:

        闲林独坐草堂晓,

        三宝之声闻一鸟。

        一鸟有声人有心,

        声心云水俱了了。

        结果弟子们就把白天见到的漂亮蓝色的鸟叫作佛法僧鸟,还衍生出了另一个名字三宝鸟,一直流传下来。

        而啼笑皆非的转折来了,后来的东瀛学者中村幸雄,发现这蓝色的佛法僧鸟,晚上根本不活跃。

        为了搞明白这“佛法僧”到底是哪个鸟叫的,这位喜欢打直球的中村幸雄同学,直接晚上带枪蹲点。倚靠听声辨位,吧唧一枪,朝着晚上叫着“佛法僧”的方向打去。

        始作俑者发现了,原来是东方角鸮,也就是一种猫头鹰。闹了千年的乌龙,因而习惯了,名字也就将错就错一直用这个佛法僧了。

        盔犀鸟在华夏国就极小范围存在,数量非常稀少,极其罕见。它们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大嘴巴,比例大的出奇。

        李辞辛抬头看着盔犀鸟,发现树上有块颜色不同的地方,中间还有一个小口子,于是心下明了。

        犀鸟科的繁殖方式很特别,雌鸟会在树洞里面产卵孵化,然后雄鸟用泥把树洞封起来,就留一个小口子。雌鸟在里面做全职太太孵化雏鸟,雄鸟则通过小口子进行食物供给和清理垃圾,直到雏鸟长大。在整个自然界都极少见的的育雏分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