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邑为大王的离去沉浸在悲伤之中。
听说大王是操劳过度。
听说大王是因为国内大旱自责不已。
听说……
没人察觉出不对吗?有。
但他们有了新的大王,——虽然他坐在王座上都没书案高,但他是徐氏公主所出,是齐国大王的外孙。
有了这层身份加持,郑王怎么死的,生前是不是最爱这个公子,甚至有没有留下立他为王的诏书……这些都不重要。
谁都清楚,再没人能把王位坐的比他还稳当了。
有这么一个傀儡大王,国内被郑王打击的走投无路的世家,比谁都高兴。
郑王死后他们就忙着办两件事。
一件是郑王的丧礼,宫里不都说了大王是因为国内大旱自责走了的吗?当然不能让他白死了,他们更想把他的死神话一下,弄得有点用大王这条命祭天求雨的意思。
然后郑王尸体入山陵时还真下雨了……
第二件事就是新王登基。
大王登基其实也挺麻烦的,要先确定新大王是老大王封的,有圣旨、口谕最好,没有就找点德高望重的见证人,总之不能是篡位这种乱命。
然后就是给天子和各国发国书,告诉他们我们换新大王了,有空过来玩啊。
天子这一边其实还要送贡礼,毕竟子国从天子手里分裂出去,表面上还是说自己是被天子赏赐的封地,封地朝天子进贡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过末代天子自尽后,大家都默契的认为天子这一脉断绝,不认后面的人了,所以这一条可以省略。
跟西戎、北狄打了这么久的仗,子国仅剩齐、郑、宋,要送国书也简单,宋国根本不用管。
朝中大臣商议后一致决定先登基,然后再走这些虚礼,虚礼特指给齐国送国书。
田昉被郑国世家自发自觉的排挤在了权力圈之外,虽说他们的孤立也不一定有用,但被排挤后,田昉能收到的消息确实不如之前多了。
田昉进宫对着徐智清叹气:“他们是怕亡国啊。”
怕齐国徐氏借机打过来,直接把郑国吞了。
徐智清说:“肯定了,要是齐国如郑国一般,我也会下令开战。”谁都不会嫌弃自己的领土多的。
姻亲结盟用的太多就是这一点不好,大家往上数几代全都是一个祖宗,既然是一个祖宗你的王位也可以让我坐坐吧?
新王登基的事徐智清一点也没掺合,她也不让身边人去掺合,郑国世家能这么容易接受她把郑王杀了,然后还扶阿豚上位其实已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了。
预估郑王动手前,徐智清暗地里调了五万兵力围守在桃邑附近,郑王是一定要死在她手上,她也为国内世家和郑王追随着的反扑做好了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