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府议粮-第3/4页

加入书签
    郑克塽瞧在眼里,见刘国轩面红耳赤嘴唇嚅动,生怕盛怒之下果真辞去水师总督,失却对冯锡范的制衡作用,忙插嘴道:「孤王心意已决,这件事就按冯总制处置办理无庸再议,冯总制刘总督都是朝廷干城,辅佐孤王的左右手,要学廉颇蔺相如将相和谐,共图驱除鞑虏光复大明伟业。」

    见两人都是面色阴沉郑克塽肚里暗笑,不加理会转头问户官主事翁天佑,「东宁府现有储粮多少,加上琉球购入粮食能不能支撑到夏粮入库?」

    议政官员对此也都极为关心,齐齐把目光转向翁天佑。

    户官主事掌管钱谷土地,相当于大明的户部,翁天佑自粮船返台就在心

    里计算粮食分配方案,早就拟好应答腹稿,走出行列愁眉苦脸道:「禀王爷,户官粮仓原有存粮一万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加上琉球购粮四万二千二百七十八石,共计五万四千一百十石。台湾现有军民约三十五万,以每人每日食粮一斤计算——」

    他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众官员虽然都不是统计专家,从语气中也听出粮食供应极其紧张,目光对视均是面现忧色。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短缺台湾必将不战自乱,倘若坐镇漳州的施琅乘势联合荷兰战舰大举进逼,明郑江山内外交困大事去矣。

    事关切身利益众官员顾不得党争内斗,交头接耳探讨解决措施,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粥,众官员谈论朝政唾沫横飞头头是道,只是谁都无法凭空变出数十万石粮食,讨论了半天依旧茫无头绪。

    冯锡范冷眼旁观,见众官员紧蹙眉头,都是拿不出解决粮食危机的良方,心中得意轻声咳嗽吸引目光,洋洋得意端出开源节流的妙策,最后道:「王爷,台湾虽然眼下乏粮,山野却有猎不完的飞禽走兽,采不尽的野菜干果,海里也有无穷无尽的鱼虾,只要发动全台百姓上山下海,让刘总督派遣战舰前往深海捕鲸捉鱼,必能最大幅度减少粮食消耗,顺利度过粮食危机。」

    众官员听了他的奇思妙计,不由地都是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妄发一言,他们虽然乘坐舰船越过海峡来到台湾,然而大多囿于传统不通海事,不晓得冯锡范的建议是否可行,都把疑惑目光望向刘国轩。

    刘国轩身为水师总督常年率领舰队出海作战,对此自然最有发言权,明白冯锡范所言确实有理,只不过明郑水师驻扎澎湖防备***入侵,哪有余裕抽出战舰捕鲸捉鱼,瞬间脑海转过无数念头,怒道:「水师官兵用来对敌作战,不是充当渔夫下海捕鲸。如果派战舰出去捕鲸,澎湖空虚万一***战舰大举来犯,冯总制又该如何应敌?」

    冯锡范嗤道:「施琅当年是刘总督手下败将,海上作战败得一塌糊涂,如今台风季节即将来临,台湾海峡风高浪险施琅哪敢轻易进犯,况且战舰每次只需派出三分之一,剩余战舰防守澎湖安抚司绰绰有余。」

    刘国轩白眉轩动说不出话,众官员都是听得目瞪口呆,见冯锡范兴高采烈谁都不敢触他霉头。

    半晌张骥小心翼翼提醒道:「冯总制,深山大多是土蕃地盘,本来就已经人心不稳,如果鼓动百姓上山狞猎,万一与土蕃蛮子发生冲突——」

    冯锡范挥了挥手,毫不在意道:「那又如何!土蕃叛逆早就狼子野心阴谋造反,老夫不介意再来一次沙漉社,把土蕃蛮子积蓄粮食全都掠来充当军粮,彻底解决粮食危机。」

    张骥面有苦色,张了张嘴不敢言语。

    翁天佑捻着胡须,踌躇道:「前些日子岛内遭了百年不遇洪灾,共计冲毁民房二十万五千间,受灾饥民八万三千多口,户官本来计划粮船返台即行开仓赈济,免得作乱生事引发民变,现在粮食供应紧张,要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