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感觉到嘴唇上的异物,就赶忙伸手摸索着接过小溪手里的碗。确实是有些渴了,也不多说,就捧着碗仰头两口喝了。喝的有点急,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水渍。
小溪赶紧接过空碗,见外婆喝的这么急,就知道是渴着了,“外婆,还要不,我再给你兑一碗。”
不想外孙女麻烦,老太太赶紧摆手说:“不用了,我喝这一碗就够了。”其实喝了一碗水倒也没多渴了,只不过刚刚那碗蜂蜜水实在是太好喝了,止渴生津,其实是还想再来一碗的。
见解渴了,小溪便把碗放在老太太手边的凳子上,回屋拿出自己跟陈玉彬的保温杯,倒满了水,又加进去几块冰糖。杯子里是早上泡过的菊花茶,菊花是小溪秋天在山上采的野黄菊花,回家清洗干净晒干了,用来跟红枣、山楂片、柠檬片之类的泡水喝。
“呐,给你,帮你灌好水了。”小溪把杯子递给陈玉彬就坐回自己的位子,陈玉彬接过杯子就随手放在自己的脚边。
把杯子放在脚边,重新戴上手套,左手拿树枝,右手拿镰刀,开砍。“外婆,我把你的碗就放在你旁边的,我这杯子里也有水,你待会儿要是渴了,给我说,我给你倒水哈。”
“嗯,我晓得了。”王老太太忙里抽空回答道。
“外婆,我这杯子里也灌满了水,你待会要是想喝,我给你倒。”陈玉彬也在一旁大声嚷嚷着。
“好~哈哈哈……”知道外孙们孝顺自己,她很是高兴呐。
“嘿……咚……嘿……咚……”
站起来一看,是爷爷回来了,小溪高兴地大喊,“爷爷,爷爷,你回来了。”
被压弯着腰的陈爷爷抽空抬了下头,见是孙女跟自己打招呼,可现在实在是被压的气都喘不匀了,也顾不上理她。
“嘭……”一背架子五捆柴被扔在了地上,陈爷爷的脊背这时也才得以伸展,狠喘口气。
“小溪,你们回来了,锅里头给你们留了饭,你们吃了没。”
陈玉彬也早就冒出头了,抢着说:“爷爷,我们不饿,没吃。”
“哦~”喘够了气儿,陈爷爷边弯腰解背架子上捆绑的绳子。
“爷爷,我婆婆呐?”小溪见后面迟迟没有人来,便问道一起的陈爷爷。
陈爷爷正忙着那,头也没抬就回答道:“你婆婆也背了不少呐,在后头,走的慢。”
背架子,大约一米二高,三四十厘米宽,用硬而细的木条做成。由两块四四方方的木条和四根小木方做成一个上窄下宽的木梯状,下面两个小木方间镶着薄薄的木板,两边各有一条用编制口袋编制的辫子状的背系,上端两根小木方中间加工成圆柱形,便于系绳索又能固定牢背负的东西。后面底部装有一个类似于马扎的木架放置东西。
一根长长的指头粗的麻绳系在中间,没有背东西时,拉上去盘绕在背架子的顶端。与背架子配套的有一个用木头做的“T”型类似于拐棍,高度大约到大腿,背东西时,抱在怀里或提在手中,下坡上坎时做手扙用,需要暂停歇气时,放在背后将背架子置于其上。
这种背架子,背的东西要多一些,所以像现在的背柴,还有收粮食时,也是陈爷爷的专属用品。将粮食往口袋里一收,把口袋累在背架子上,用绳子系紧,这比背篼背的多多了。
“彬彬,走,给爷爷他们倒开水去。”即便陈爷爷蹲在地上解绳子,也还喘气地厉害,小溪很是心疼,就凑到陈玉彬耳边小声地说。
多拿了几个碗,倒了两碗水,拿起一个空碗,小溪便将装着开水的碗高高扬起,把开水倒进空碗里,又再倒回来,示意一旁的陈玉彬,“彬彬,你像我这样,来晾开水。”
待不烫手了,也是挖了两勺的蜂蜜兑进水里,给陈爷爷端去。陈爷爷这会儿还不空手,把地上的柴抱起一捆一捆地码在开始的柴垛上。小溪是知道,爷爷要是不干完这点活儿是不会喝水的,就干脆捧着碗水站在一旁等着。
见收拾完了,小溪捧着碗凑上去,“爷,来,喝水,我兑的蜂蜜水,可好喝了。”
陈爷爷刚接过碗,喝了一小口,便看见陈婆婆从下面慢悠悠地晃回来了。赶紧把碗往小溪手里一塞,就两步跑到陈婆婆身边了,在后面帮着托住背篼底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小溪赶紧接过空碗,见外婆喝的这么急,就知道是渴着了,“外婆,还要不,我再给你兑一碗。”
不想外孙女麻烦,老太太赶紧摆手说:“不用了,我喝这一碗就够了。”其实喝了一碗水倒也没多渴了,只不过刚刚那碗蜂蜜水实在是太好喝了,止渴生津,其实是还想再来一碗的。
见解渴了,小溪便把碗放在老太太手边的凳子上,回屋拿出自己跟陈玉彬的保温杯,倒满了水,又加进去几块冰糖。杯子里是早上泡过的菊花茶,菊花是小溪秋天在山上采的野黄菊花,回家清洗干净晒干了,用来跟红枣、山楂片、柠檬片之类的泡水喝。
“呐,给你,帮你灌好水了。”小溪把杯子递给陈玉彬就坐回自己的位子,陈玉彬接过杯子就随手放在自己的脚边。
把杯子放在脚边,重新戴上手套,左手拿树枝,右手拿镰刀,开砍。“外婆,我把你的碗就放在你旁边的,我这杯子里也有水,你待会儿要是渴了,给我说,我给你倒水哈。”
“嗯,我晓得了。”王老太太忙里抽空回答道。
“外婆,我这杯子里也灌满了水,你待会要是想喝,我给你倒。”陈玉彬也在一旁大声嚷嚷着。
“好~哈哈哈……”知道外孙们孝顺自己,她很是高兴呐。
“嘿……咚……嘿……咚……”
站起来一看,是爷爷回来了,小溪高兴地大喊,“爷爷,爷爷,你回来了。”
被压弯着腰的陈爷爷抽空抬了下头,见是孙女跟自己打招呼,可现在实在是被压的气都喘不匀了,也顾不上理她。
“嘭……”一背架子五捆柴被扔在了地上,陈爷爷的脊背这时也才得以伸展,狠喘口气。
“小溪,你们回来了,锅里头给你们留了饭,你们吃了没。”
陈玉彬也早就冒出头了,抢着说:“爷爷,我们不饿,没吃。”
“哦~”喘够了气儿,陈爷爷边弯腰解背架子上捆绑的绳子。
“爷爷,我婆婆呐?”小溪见后面迟迟没有人来,便问道一起的陈爷爷。
陈爷爷正忙着那,头也没抬就回答道:“你婆婆也背了不少呐,在后头,走的慢。”
背架子,大约一米二高,三四十厘米宽,用硬而细的木条做成。由两块四四方方的木条和四根小木方做成一个上窄下宽的木梯状,下面两个小木方间镶着薄薄的木板,两边各有一条用编制口袋编制的辫子状的背系,上端两根小木方中间加工成圆柱形,便于系绳索又能固定牢背负的东西。后面底部装有一个类似于马扎的木架放置东西。
一根长长的指头粗的麻绳系在中间,没有背东西时,拉上去盘绕在背架子的顶端。与背架子配套的有一个用木头做的“T”型类似于拐棍,高度大约到大腿,背东西时,抱在怀里或提在手中,下坡上坎时做手扙用,需要暂停歇气时,放在背后将背架子置于其上。
这种背架子,背的东西要多一些,所以像现在的背柴,还有收粮食时,也是陈爷爷的专属用品。将粮食往口袋里一收,把口袋累在背架子上,用绳子系紧,这比背篼背的多多了。
“彬彬,走,给爷爷他们倒开水去。”即便陈爷爷蹲在地上解绳子,也还喘气地厉害,小溪很是心疼,就凑到陈玉彬耳边小声地说。
多拿了几个碗,倒了两碗水,拿起一个空碗,小溪便将装着开水的碗高高扬起,把开水倒进空碗里,又再倒回来,示意一旁的陈玉彬,“彬彬,你像我这样,来晾开水。”
待不烫手了,也是挖了两勺的蜂蜜兑进水里,给陈爷爷端去。陈爷爷这会儿还不空手,把地上的柴抱起一捆一捆地码在开始的柴垛上。小溪是知道,爷爷要是不干完这点活儿是不会喝水的,就干脆捧着碗水站在一旁等着。
见收拾完了,小溪捧着碗凑上去,“爷,来,喝水,我兑的蜂蜜水,可好喝了。”
陈爷爷刚接过碗,喝了一小口,便看见陈婆婆从下面慢悠悠地晃回来了。赶紧把碗往小溪手里一塞,就两步跑到陈婆婆身边了,在后面帮着托住背篼底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