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已经大凉,猪肉收拾完可以第二天起早再卖,明月将猪心、猪肺等一顿翻炒,分成三份,一份给韩家,一份自家,另一份不言而预,自然是给山上的成越。
因猪尾巴只有一根,且又短又小,明月只能切成圆圆的一段一段的,经过了红烧,码了一碟心儿。虽然没有酱油调味调色,仍是做得香气四溢,明月边摆盆子边气道:“叫你吃猪尾巴,叫你坑我,等你吃完了猪尾巴,就像吃摇头丸似的疯狂摇头,累死你。”
民间有种说法,说吃鸡爪子的人手不巧,吃猪尾巴的人爱摇头,实际是大人骗小孩儿的把戏。
明月将猪杂儿和猪尾巴分别用油纸包包了一小包,用绳子捆得结实,直接吊在了“撩妹儿”的尾巴上,让它给山脚的成越送去。
将食物拴在狗尾巴上是明月临时想出来的主意,拴在后面而不是拴在前面,和毛驴拉磨一个道理,是让“撩妹儿”能闻着、却看不见食物,想吃食物,即使自己身子转成了圈也咬不到,至于送食物过程中,“撩妹儿”会不会撒尿、会不会放屁就不是明月所能考虑和愿意考虑的事情了。
吃着香喷喷的猪尾巴,成越也丝毫未想到这个可能性的概率,香得他恨不得要将油纸包吞到肚子里。
第二天,明月早早的起来,韩兴答应她今天陪她去卖猪肉。
到了县里,因为到得早,二人没有像上次卖猪肉那样大费周章,韩兴直接领着她去了他的老主顾那里,虽然价格给得不高,便好在轻省方便,一次性收下整条猪,免得韩兴和明月一块儿肉一块儿肉的往出卖。
整条猪得了三两多银子,想起明阳爱吃上次买回去的糖人儿,二人便向卖吃食的拐子胡同行去。
与上次的热闹非凡相比,街口却是一片萧索,隐隐的人流都向中街涌去。明月买得了糖人儿,惊奇的问卖糖人儿的老伯道:“老伯,这人都干嘛去啊,怎么连摊子都不看了?”
老伯叹了口气道:“唉,还不是都瞧热闹去了,老许家正散卖家财还赌债呢,大家伙都想去瞧瞧,看看能不能捡着漏儿,兴许买回去个小姑娘当二房呢。”
明月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买人与卖人在这里是一种再寻常不过之事,看了反而更加难过。
抬步想向相反方向走,只听卖糖老伯的媳妇亦是一脸的忧伤,似自言自语道:“这老许家算是败在许二手里了,好好的豆腐坊败了,坑完亲家坑自家,连媳妇儿子都要卖了,不知道这老李头儿能不能拦得住。”
老汉嗔责的瞅了一眼媳妇,有些吃味儿道:“你是可惜以后吃不着老许家正牌豆腐,还是可惜老李头儿不能走街串巷卖豆子?别管想什么,老李头家里现在一个多余的铜板也没有,怎么拦得住许二?这家算是散喽。”
明月本已经离开的脚步被生生扎在原地,老李头儿、做豆腐这些个微妙的字眼,冥冥中似乎牵引着她去一探纠竟,脚步情不自禁的顺着人们涌动的方向而去,韩兴只好尾随其后。
拐子街街尾方向,人潮涌动,情绪高涨,磨肩接锺、翘首以盼,明月强行挤进一条空隙,站在了最前排。
呈现眼前的是一座独门小院,院门红色漆门斑驳交错,带着破败的沧桑。一块木色老旧的匾额放在角落,上面刻着“铜板豆腐”四个大字,字如游龙,铜色打底,预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小院门前,用密砸砸的草袋子装着东西,显然是挺大的活物,在里面一拱一拱的动弹着,几乎破袋而出,那活物孜孜以求、渴望生命的模样,让明月跟着呼吸为之滞息。
一个长相凶恶的男子将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从院子里推搡出来,不耐烦的松开手,被推着的的汉子身体晃了三晃,险些跌倒在地上,勉强稳住身形,对着人群做了个长揖道:“各位乡亲父老,我许二摊上了倾家祸事,无法,只好变卖家财亲人,望各位父老乡亲看在我许家与诸位邻里街坊二十多年的情面上,将我许二亲人买回去善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因猪尾巴只有一根,且又短又小,明月只能切成圆圆的一段一段的,经过了红烧,码了一碟心儿。虽然没有酱油调味调色,仍是做得香气四溢,明月边摆盆子边气道:“叫你吃猪尾巴,叫你坑我,等你吃完了猪尾巴,就像吃摇头丸似的疯狂摇头,累死你。”
民间有种说法,说吃鸡爪子的人手不巧,吃猪尾巴的人爱摇头,实际是大人骗小孩儿的把戏。
明月将猪杂儿和猪尾巴分别用油纸包包了一小包,用绳子捆得结实,直接吊在了“撩妹儿”的尾巴上,让它给山脚的成越送去。
将食物拴在狗尾巴上是明月临时想出来的主意,拴在后面而不是拴在前面,和毛驴拉磨一个道理,是让“撩妹儿”能闻着、却看不见食物,想吃食物,即使自己身子转成了圈也咬不到,至于送食物过程中,“撩妹儿”会不会撒尿、会不会放屁就不是明月所能考虑和愿意考虑的事情了。
吃着香喷喷的猪尾巴,成越也丝毫未想到这个可能性的概率,香得他恨不得要将油纸包吞到肚子里。
第二天,明月早早的起来,韩兴答应她今天陪她去卖猪肉。
到了县里,因为到得早,二人没有像上次卖猪肉那样大费周章,韩兴直接领着她去了他的老主顾那里,虽然价格给得不高,便好在轻省方便,一次性收下整条猪,免得韩兴和明月一块儿肉一块儿肉的往出卖。
整条猪得了三两多银子,想起明阳爱吃上次买回去的糖人儿,二人便向卖吃食的拐子胡同行去。
与上次的热闹非凡相比,街口却是一片萧索,隐隐的人流都向中街涌去。明月买得了糖人儿,惊奇的问卖糖人儿的老伯道:“老伯,这人都干嘛去啊,怎么连摊子都不看了?”
老伯叹了口气道:“唉,还不是都瞧热闹去了,老许家正散卖家财还赌债呢,大家伙都想去瞧瞧,看看能不能捡着漏儿,兴许买回去个小姑娘当二房呢。”
明月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买人与卖人在这里是一种再寻常不过之事,看了反而更加难过。
抬步想向相反方向走,只听卖糖老伯的媳妇亦是一脸的忧伤,似自言自语道:“这老许家算是败在许二手里了,好好的豆腐坊败了,坑完亲家坑自家,连媳妇儿子都要卖了,不知道这老李头儿能不能拦得住。”
老汉嗔责的瞅了一眼媳妇,有些吃味儿道:“你是可惜以后吃不着老许家正牌豆腐,还是可惜老李头儿不能走街串巷卖豆子?别管想什么,老李头家里现在一个多余的铜板也没有,怎么拦得住许二?这家算是散喽。”
明月本已经离开的脚步被生生扎在原地,老李头儿、做豆腐这些个微妙的字眼,冥冥中似乎牵引着她去一探纠竟,脚步情不自禁的顺着人们涌动的方向而去,韩兴只好尾随其后。
拐子街街尾方向,人潮涌动,情绪高涨,磨肩接锺、翘首以盼,明月强行挤进一条空隙,站在了最前排。
呈现眼前的是一座独门小院,院门红色漆门斑驳交错,带着破败的沧桑。一块木色老旧的匾额放在角落,上面刻着“铜板豆腐”四个大字,字如游龙,铜色打底,预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小院门前,用密砸砸的草袋子装着东西,显然是挺大的活物,在里面一拱一拱的动弹着,几乎破袋而出,那活物孜孜以求、渴望生命的模样,让明月跟着呼吸为之滞息。
一个长相凶恶的男子将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从院子里推搡出来,不耐烦的松开手,被推着的的汉子身体晃了三晃,险些跌倒在地上,勉强稳住身形,对着人群做了个长揖道:“各位乡亲父老,我许二摊上了倾家祸事,无法,只好变卖家财亲人,望各位父老乡亲看在我许家与诸位邻里街坊二十多年的情面上,将我许二亲人买回去善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