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时陌被关惩戒堂

加入书签




夜色已深,雪花也渐停。

        学督顾九日来到老院监住处,俯身道:“老师,已将两位带头闹事的学生安置好。”

        老院监放下手中的书,问道:“那王家子伤势如何?”

        顾九日道:“无碍,大夫说只是些皮肉伤。”

        老院监放了心,笑了笑,问道:“王氏一向跋扈,你跟那王家子说了什么?他就肯留下来了。”

        顾九日道:“我只是告诉他,时家和王家一样都是我们学院得罪不起的。要留便一起留,要放便一起放。他不想就此放过时子晳的话就只能一起留下来……因他受伤的缘故,学生替他安排了间精舍,时家那位便关在惩戒堂。”

        老院监满意地点头道:“不错!今日之事你处理得很好。”

        他转身从桌上拿起一封书信递给顾九日,道:“这是李县令寄过来的书信,我将你上次拿来的两册策论寄给了他,他看过之后,便说册中政见卓越不凡,可解当下诸多弊端。不过当中不少与当朝法令相背,他无法一一施行。与农耕桑织相关的四时细作已抄印多份,已发放资县农署,希望能造福资县百姓啊!”

        顾九日看过书信,微微一笑,道:“李县令也是寒门出身,资历颇高的明学学士,其体恤百姓疾苦之心,甚让人钦佩!”

        老院监望着窗外,沉默半晌,道:“当年,笛清太子以普世之法创了明学书院,诸多寒门学子也得以入仕。那时的明学学子皆怀救世报国之志,志在变法,在笛清太子带领下推行新政,彼时,我和李县令等人,可谓是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他又长叹一声,那叹息里含着太多的遗憾和不甘,“结果太子失踪,新皇登基,国师忙于安稳朝政,推行新政的事便一再搁浅,直至国师病故,当年那些参与新政的明学学子被世家大族打压,罢免的罢免,流放的流放,有些则心灰意冷的辞官避世,所剩不多的也都发放到地方为官,新政之事就再无音讯。也就剩下老朽苟在这书院里阿谀奉承。”

        院长回头看他,目光有些炽热,道:“我仔细看过你这篇策论,大有当年新政之宏伟轮概,却又有很多与之不同,很多政论比之更完善,更符合当今形势。你说过这策论是你那隐世的先生所著,那先生可也是当年追随笛清太子的明学学士?”

        顾九日回道:“学生不曾听先师提过陈年之事。只知先师早年一直游历四方,阅尽天下民生,那整套九九八十一本策论,是先师花费毕生精力所著。九日有幸入先师门下,帮先生装订时,抄录过几册。其他概不知晓。”

        “那你先生如今何在?他那些策论又何在?”

        顾九日道:“实不相瞒,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寻找先生和那些策论,可一直寻不到其音讯。”

        老院监又叹道:“那还真是可惜。”

        老院监看向他,颇为不解地再次问道:“你有治世之才,也有抱负,又为何迟迟不肯受我举荐入朝为官?”

        顾九日抬头看他,“九日不是不肯入仕,只是如今云国朝堂之上立储之争日盛,朝局混乱,此时入仕并不是最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