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长公主

加入书签


“孟爱卿怎么看?”眼见大臣们都偃旗息鼓,齐帝决定派出压箱底的必杀技,右相孟东琅。

        “朝廷对守卫边境的士兵从未失过敬意,近年来,也一直在提高士兵们待遇。无论是军饷,伙食,过冬的棉服,朝廷一直在努力。”百官之首有百官之首的气度,孟东琅一开口,便是格局,“黑白讼师为返乡士兵提起獬豸之请,提现了对返乡士兵的关爱,孟某向你致敬。律法的修改不能不能草率。尤其黑白讼师所提之请关系百万大军,更是不能马虎。兵部主管士兵们的权益,臣建议,先由兵部对返乡时士兵生活情况开展全面详细的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再与户部,刑部共同商议。”

        孟东琅看似在提出一个相当合理的建议,实际上不过是延兵之计。黑白的獬豸之请已在意城传开,很可能会传遍齐国甚至传到边疆。朝廷绝对不能一口否决,否则,便会伤了边疆将士的心。可也不能答应,答应了便成全黑白一世英名,赏了百官尸位素餐的罪名。

        百姓会质问百官早干嘛去了,为何要等一个讼师提出来。

        为今之计,只有拖。

        时间是最好的应对之策。这世间,每天都会发生各种稀奇古怪之事供百姓消遣闲聊。等过了一年半载,黑白的獬豸之请自然会被世人遗忘地差不多。到时候,朝廷自然也就可以把此事不了了之。

        史书中提起獬豸之请为数不多,成功的更是少得可怜。律法先辈们有心良苦,却错估的帝王和大臣之心。修改完善律法,这是何等的功绩。岂能是只照耀在一个提起獬豸之请的人身上!大臣们辛辛苦苦完成律法修改完善,史书功名册上光记你一人名,凭什么?我们是这么乐于助人的人吗?

        以律法的名义,对返乡百万士兵予以保护,一旦成功,这位提请之人在士兵里的威望必定独一无二甚至直逼龙椅上的帝王?只知提起之人不知帝王,是大忌。身为百官之首,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无论这个年轻姑娘本意究竟如何。当然,这些话不能摆到台面上明说。

        年轻的姑娘还没明白,这世间,许多事,不是凭着一片好心一腔热血一往直前就能办成。

        “云爱卿意下如何?”齐帝看向左相云励广。

        设置双相,是现任君主登基后的创举。美名其曰是分工合作,提高政务效率。明眼人却看懂了,这不过是为了制衡。独相容易大权在握,进而威胁到帝王的权威。设立两个宰相,不仅可以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二,而且宰相有了竞争对手后,工作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以期能比对方多得到帝王一些支持,帝王的权威自然会水涨船高。

        右相孟东琅和左相云励广也不负帝望,两人在朝堂之上,向来针锋相对,只有极少特殊情况下才会一致对外。

        “臣以为右相所言极是。”左相云励广表示认可孟东琅所言。

        云左相居然没有反对意见,聪慧百官便明白该怎么办了,纷纷站出来附议。

        身为帝王,当然应该倾听臣意顺应臣子之请。于是齐帝就坡下驴,来了一句‘百官所言极是,准奏。退朝。’

        黑白也知道修改律法不是她逞口舌之快便能实现,今天不过是前来阐述理由,努力还在后头,磕头离开了大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