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思考,从容道:“一弯明月百般愁,春风既往何故休?”
立时有人抚掌大笑:“好!”
“吴兄果然才思敏捷!”
李知新侧头与纪温低声道:“他定是提前准备好了!”
纪温但笑不语。
第二位就有些难度了,他需得以“休”字开头作诗。
那是一位中年秀才,显然并未提前准备,沉吟半晌,直至众人哄笑着说道:“时间已过,自罚一杯!”
他倒是也不觉难堪,爽快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末了还感叹一句:“好酒!”
“休”字继续往下顺延,这次轮到了李知新。
作为历届文会常客,李知新私下备了不少不同类型的新诗,稍微改改便能用上,当下也是信手拈来,高声道:
“休与姮娥行径同,奔月独守广寒宫。”
“好诗!”
“李兄大才!”
……
听着众人的溢美之词,李知新只觉十分得意,落座后还不忘关照纪温:
“纪贤弟,到你了,仍旧以赏月为题,还需得以“宫”字为首,若是想不出来,我便替你喝了这杯酒!”
纪温确实不擅作诗,但并不是作不出来。
自李知新的诗句一出口,他已在酝酿下一句,此刻已有了些眉目。
他举目仰望天边的皓月,一边缓缓道:
“宫槐千载历翠帱,乃教明月挂枝头。”
此诗中规中矩,但临场发挥能至如此,同样令人吃惊。
李知新比任何人都明白,纪温从未参加过文会,根本不懂得提前备诗。
更何况,他今日上午才向纪温发出邀约,而后一整日都在县学听课,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提前作诗。
这位纪贤弟,似乎与他想象中有些不同。
戌时五刻,场中酒令仍在继续,众人兴致高昂。
纪温悄悄站起身,与李知新道别离去。
出了文星阁,一条尾巴登时出现。
“潘兄,你怎么也出来了?”
两人上了观景台,潘子睿便随着林夫子就坐,并不与纪温在一处。
潘子睿笑了笑,话中带了丝淡淡的酒气:“今日该见识的都已见识过了,继续留着也无用,不如与你一般早些归家。”
“说的也是,”纪温认可道:“今日已不虚此行,文会能如此受文人追捧,不是没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