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互不相关的两个消息-第2/3页

加入书签
    若是地方豪强和士绅们怀疑松江军无法取胜。裹挟资产逃离,而不是抓住机会发财,那松江军三郡必然是逐渐凋零破败的。但《松江官报》的出现,给了政府一个控制、引导舆论的绝佳平台。

    在陈武的授意下,从第二次天南大战开打的那一刻,《松江官报》就推出了战争专栏。

    每隔三五天,都会有最新的战况消息从南峰要塞传回登州,送到《松江官报》的编辑部驻地。侯方白和手下编辑们负责从中挑选出松江军有利的情报,然后刊登出来,借助行政手段大肆推广发放。

    出于对战争的恐慌,三郡的各方势力和百姓都想知道第一手的战果,这加快了《松江官报》的推广速度。在战争开打之前,《松江官报》的发行量暴涨到九千份后,速度开始大幅放缓。虽然每期都在增加,但却不像先前那样动辄几百份的加了。但战争开打后的几个月到现在,《松江官报》的销量一下子暴涨到了14000份!

    要知道,松江三郡一共才一千三百多万人。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千人中就拥有一份《松江官报》。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惊人的数字了,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三郡的每一个城镇都能买到。

    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的《松江官报》,反过来又强化了松江军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毕竟,按照《松江官报》上刊登的消息,阿曼人在坚固的南峰要塞碰了头破血流。每一次进攻都要死伤几百上千名的士兵,或者被摧毁了大批攻城武器,松江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时不时还有一个“大捷”,这期重创了阿曼人的某个王牌师团,下期全歼了某个精锐旅团……胜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

    除了冰冷凉的数据和空口白话的吹嘘外,侯方白还从陈武这里得了面授机宜。安排文笔出众的才子,写煽情的文章歌颂了松江军在战争中的可歌可泣和英勇表现,塑造了一批英雄将士,甚至还发了好几篇以士兵第一口吻的战地文章。从方方面面暗示松江三郡的百姓,松江军是强大的,英勇的;南峰要塞是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的;阿曼人必将战败!

    而且,第一次天南大战中松江军的胜利,也给这种说法平添了几分可信度。

    既然上次都能打赢阿曼人,这次阿曼人的部队比上次还少,自然也能赢!

    来自后世的主旋律宣传,不是这方世界淳朴的百姓和地方势力们能够抵挡的。倒也不是没有人起疑心,但南峰要塞从开打到现在就一直稳稳掌握在松江军手中,这点毋庸置疑。而三郡整体的平稳,也反过来让这些人越发放心。

    大家都不慌,咱又有啥好怕的?

    正是靠着这种舆论的反复宣传,再加上松江政府对于粮价投机的果断打压和抑制,让三郡保持了足够的稳定和信心。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才有了三郡经济在战争中变得更加活跃的“反常”局面出现。

    如果说,最初《松江官报》问世的时候,松江军的高层还没有完全看懂它的意义和价值,那到了现在,但凡有一些眼光的,都已经明白了《松江官报》的厉害。对于一手推动报纸创立的陈武的先见和眼界,也越发多了几分佩服。若是没有报纸在,让黑衣卫散布的谣言产生恐慌,导致财富和百姓的逃离,那松江三郡的局面可能跟现在完全不同。

    就在这种一片兴旺的情况中,松江军控制的地盘陆续迎来了第一季水稻的收割。

    虽然最近几年帝国各地都不怎么平稳,颇有天灾出现,像封城府就曾迎来地震,但就整体而言,水土肥沃的松江郡仍旧迎来一场丰收。大量新粮的入库,让百姓和民心越发安定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