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陈年

加入书签




杜愈之来到御书房时天子仍旧是在座上假寐,宫女正在给皇帝摁着肩膀,等杜晋跪拜完才慢悠悠说道,“愈之,出了什么事叫你又跑一趟?”

        “臣知陛下忧伤,然而此事纠缠已久,还望陛下保重龙体。”杜晋在外头看见了个两个跪着的大臣,在他们的恳求下他把奏章带了进来,自从杜蘅等人离了京,小皇帝的脾气变得越发阴沉不定。

        皇帝看完了奏折,果然又是要钱又是要人,把候在殿外的两位大臣都召了进来。

        往年冬日都是要加固堤坝拓宽河道,以备春日里江南汛期到来,然而这几年国库吃紧,大部分银钱都用在了新政改革上,各款项未能如数下拨,长江沿岸与江淮一带已是民情忿忿,甚至传出了些——天降异灾的谣言,江南一带许多河道数年不曾疏浚,泥沙塞川礁石暗布,朝廷就算拨了赈灾款下去,也会被知州刺史分刮,用不到时处。

        “说得容易,口口声声说没钱的,是你工部,现在要朕拨款的还是你工部,你们把朕当猴耍吗!”皇帝摔了一个砚台,圆睁着眼睛,,忽然想起来殿内还站着个人,“愈之,你也说说?”

        “臣以为,朝廷应当重视此事,江淮一带商贾最多,买卖也最为通畅,春汛若是冲毁河坝,反而叫两岸失了往来。”

        “重视?怎么重视啊?”小皇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商贾交税最多,今年又有许多大商送了女儿参加选秀,不作为反而会失了民心。

        “臣曾听阿姊谈起过,长江一带水势混浊,佃户经常从江水中淘洗出一些盐来吃吃,只是近年连年水难,臣斗胆妄议一句,朝廷只是拨款少些,却不是不曾拨款,钱款的去向都到了哪里?朝廷可派钦差统领江淮治事,了解各地水道详情,统一调度,重点勘察距百姓所住之地较近的地段,测量回报,只说一个工期交给当地地方官,最后进行查验即可,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水更是民生所系。”杜晋低着头乖顺的回答,他曾在书中看到过这种情况,当时的在位者用的是清扫沟渠的办法,这种又费时又费力的做法他是不赞同的。

        “看样子愈之是都考虑清楚了……”皇帝将折子仍在书案,“啪”的一声惊得众人再不敢言语“那这事便交由愈之去做了,朕赐你一道雪顶茶叶,也算是祝你马到功成。”

        “雪顶茶叶”生长于极北苦寒之地的险峻山峰,极难采摘,世间所有不过十余株。因常年得雪水滋养,茶味清新冷洌,极是难得,轻易连皇室贵胄也难以尝到。

        “臣遵旨。”杜晋这些日子都在府中小住,想起杜蘅临行前交代的几个“不”,有些心虚。他退下出了殿,想着回去放一支信笺出去,把这事报给杜蘅。

        杜蘅在苏子衍到来的次日随着他下了山,姚颂昨夜就赶了回去,此时此刻正在附中与锦州知州对饮,自从来了这儿,杜蘅还没有好好看过府中的布置,水绿南薰殿建于太液池西畔,临岸而建,大半在水中。四面空廊迂回,竹帘密密低垂,殿中极是清凉宁静。才进殿,便闻得清冽的湖水气息中有一股淡雅茶香扑面而来。果见姚颂与锦州知州对坐着品茗,姚颂见杜蘅与苏子衍一起来了,不由得挑了挑眉,话语中调笑的意味更甚:“我还以为你俩不回来了呢,杜馥郁怎么样,咱们这位苏大人怒发冲冠为红颜,你不知道当时可是十分可怖呢,罚了许许多多的下人,有个女子只因穿了和你同颜色的衣裙被咱们这位铁面无私的大人,打了十下戒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