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他娘多精明,怎么可能被人哄了去

加入书签


 第145章他娘多精明,怎么可能被人哄了去

 郑春花一直没离开,帮衬着孟瑶应对村里人,直到里正问询赶来,说了一番,众人才慢慢散去。

 “这是你们赵家的喜事儿,也是咱们上华村的喜事。村里人的态度你们也看见了,不张罗一番,大伙儿肯定不愿意,他们都想趁着这个机会跟你们家亲近亲近。要我说,孟氏,这事儿不能拒绝。”里正道。

 赵庭在的时候,村里有几家交好的。

 可赵庭出事儿之后,上门讨债的人多,都怕被连累,就都作壁上观,原身心灰意冷,索性不来往了。

 眼下,赵大河出息,很有可能成为上华村最出息的后生。将来说不准还能当官,不趁着这个机会重修旧好,他们哪里还有机会攀上赵家?

 孟瑶是不愿意的。

 可孟瑶也知道,他们一家籍贯在这里,将来不管赵大河走多远,都不可能跟村里划清关系。换句话说,上华村也算是赵大河的依靠。

 古人重氏族关系,赵庭是入赘,所以赵大河身后的关系,只有上华村。

 “该怎么张罗,还得请里正跟嫂子多费心。”孟瑶道。

 里正很痛快的答应了,这样的事儿,能交给他张罗,那是赵家对他的信任。

 “有些事儿,我要跟大河说一说。”里正清了清嗓子。

 赵大河客客气气的把里正请进了屋子。

 县试后面还有府试跟院试。

 里正要说的无非就是让赵大河保持本心,不能因为县试得了第一就沾沾自喜。他现在要做的是沉下心来,专心准备即将到来的四月份的府试。

 切莫被恭维的话捧的不知天高地厚了,能从县试杀出来的,都是有点儿本事的。府试要是大意了,很有可能折戟沉沙。

 里正说的这些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赵大河听的很认真。

 之后,里正话音一转,“你如今县试头名,怕是有不少人家会盯上你,你娘是一介妇人,眼光不一定能长远,所以,伯伯托大,要跟你推心置腹说点儿心里话。”

 赵大河面色依旧如常,心里却并不赞同里正的话。

 他娘眼光不长远?开玩笑呢?他觉得全周国的妇人眼光加起来,都不一定有他娘的长远。

 “您说。”赵大河客客气气的道。

 “你的亲事。”里正开门见山。

 跟赵家攀上关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结亲了。

 赵大江已经成亲,他身上能打的主意有限。

 赵大河年纪正合适,而且出息的就是他本人。想都不用想,从周边的村子到镇上,甚至县城里,这会儿打上他主意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数。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自然是要我娘把关的。”赵大河道。

 “繁花迷人眼,你娘以前没见识过这样的大场面,倘若对方开出一些难以拒绝的条件,你娘直接给你定下亲事怎么办?大河,你的成就绝对不会止于此。你若是现在定下亲事,你的岳家,了不起是县城里的大户。”里正语重心长。

 县里的大户,在县里够看的。

 可出了县呢?州府,京城。

 好的岳家,在官场上会成为助力。

 不好的岳家,那就是绊脚石。

 赵家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一个好的岳家,至关重要。

 里正这一番话也算是推心置腹了。

 真要是那不好的,什么都不说,甚至帮忙牵线定下一门亲事,也未必不可能。

 赵大河一点儿不担心自家老娘会犯糊涂。

 多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叫别人哄了去?

 “好,您说的我回头跟我娘说一声。”赵大河道。

 赵大河的态度让里正很高兴,这小子是个能处的,至少,考试前考试后,对他的态度都一样,一样的恭敬尊重。

 送走了里正夫妇,李长安驾着马车陪着赵大河分别去钱家跟李家报喜,以及送请帖。

 孟瑶则是带着宋秀儿出门,去郑春花介绍的厨子家里。

 乡下有专门承接红白喜事的厨子,桌椅板凳碗筷皆自带。食材准备,主家愿意自己准备就自己准备。主家不愿意的话,出银子,他们可以包办。

 这又不是一桌两桌的小席面,自家人掌勺应付一下就行了。

 数十桌,虽说辛苦下,孟瑶自个儿也能做了。可为什么要辛苦自己?更别说,吃席的这些人里有许多是孟瑶不待见的。

 这厨子的婆娘也姓郑,娘家跟郑春花娘家一个村里,是个性子不错的妇人。一听孟瑶是郑春花介绍来的,一个口一个嫂子,很热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