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五十三章三万石的粮食

加入书签


 如武七学所预料的那般。

 朝廷大员们根本不关心寒武郡百姓的死活,但是,他们极其在乎北方那二十万最精锐的镇北军。

 所以朝堂开始迅速在南方调集粮草,可这不调集还好,一调集,问题就出现了。

 南方诸多粮仓,在收到调集令后,多年来积攒的大量粮草亏空,终于被人发现。

 经过迅速的调查后发现,原来是大量的南方监粮官监守自盗,多年来一直用着粮仓里的粮,与东南两方等小国做交易,因为东南诸国从来也是大小争战无数。

 加上战争行军用粮,不比百姓生活用粮,军队用粮所需极大。

 口粮是便宜,可当口粮成了军粮的时候,那就价值连城了。

 而从十年前牙郡事件里,得到‘发财灵感’的一众南方官员,在这十年来,不知盗取了多少粮仓,拿到东南诸国换了钱财。

 这或许也是朝堂上,当寒武郡被夺粮之后,一直有人压着‘补粮’之事的原因。

 毕竟如果盗粮案的背后只是那些南方诸官,他们应该不敢将几个大粮仓盗用一空。

 然而就算是盗粮的大案,如今大武国朝堂也暂时没力气把那些贪官轮番审问,抄家灭族。

 因为寒武郡还是缺粮。

 一旦寒武郡发生暴动,就什么都晚了!

 该去哪里找粮食呢?

 最终大武国的右相接下了这差事,与左相宋严世不同,右相唐礼出身士族,号称士族领袖,尤其是在南方极有威望,由他出面召集南方世家捐粮,竟在短短三日内,筹集了三万石粮草。

 虽然三万石不多,但却可解燃眉之急。

 而且各世家承诺,后续还会竭尽全力的调集粮草,预计二十万石,将在第一批的三万石救济粮之后,陆续送达寒武郡。

 事情,似乎正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带着一群武者直往天歌郡的武七学,以及身在天若府的府令陆高升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

 ······

 冬季末尾,雪稀稀疏疏的落着。

 陆府华丽的花园内,冬梅盛开,陆高升静坐庭院,手边是一壶百年老窖的名酒,极为难得。

 惬意赏雪,悠然自得。

 陆高升轻轻敲着檀木椅的把手,想着从上京城那边的明大祭酒已经发来了书信,如今他陆高升手中有金万阁无底洞一般的钱财相助,暗中又有清流党支持。

 而他和百氏一族百君侯的合作,也日渐深入。

 郡守之位,只等北方乱事稍停,必定是唾手可得!

 “哈哈······”纵然是陆高升,也不由低声笑了起来,从一个小县令做起,为官短短六年就能成为一郡之主,这大武国古往今来,只怕没有几人能做到吧。

 正自得意,李行从偏门入内。

 听见脚步声的陆高升早早的收起笑容,等到李行上前,只听李行恭声道:“大人,夫人那边突然来信。”

 陆高升微微皱眉,他远在上京城的夫人,也就是当今左相宋严世的独女,年底将至时已经来往过书信,怎么现如今短短几日,她又来信了。

 “她不是黏人的女子,此事有些怪。”想起那位宋小姐,陆高升喃喃自语。

 接过李行手中信件,陆高升仔细读了一番······

 读罢,陆高升腾然站起!

 李行被陆高升的模样一惊,暗念,是什么样的事情,能然素来沉着的大人露出惊容?

 李行问道:“大人,您这是······”

 陆高升转过头,道:“这不是她送来的信,这是宋严世的信!只是借了她的名义而已。”

 李行惊道:“什么?宋严世的信!”

 陆高升喃喃自语道:“宋严世在信中虽然用句委婉,但真意是希望让我注意从南部来的运粮军动向!并随时向他相告!可他堂堂左相,日理万机,右相已经接下此事,他又要管什么呢?”

 只怕,左相宋严世是盯上了,为暂时稍解寒武郡燃眉之急的三万石粮食!

 陆高升回头四下看去,确认四周无人后,立刻道:“回里屋说!”

 转身,两人急步离开。

 一朵冬梅,被风吹落。

 ······

 ······

 屋内书房,点着炉火的里屋,显然比外边要温暖很多。

 宋严世的书信留在书桌上,李行在陆高升同意后,也仔细的看过,并做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李行认为,这应该是左相宋严世和右相唐礼在朝堂上的有一次权力角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