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纠纷调解
1988年,是缆镇纠纷调解元年。
在缆镇,民间纠纷一般是无人出面调解的。
小事,请老娘舅。
这个老娘舅不一定是亲娘舅,也就是纠纷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
不大不小的事,就要双方出代价请社会贤达出面调解,认真一点还要留下字据。
大事的话,先调解,调解无效,可能会用极端方法处理,一般很少去打官司。
打官司,一是乡下人不懂怕麻烦,二是怕花钱,怕执行难!
社会的发展,使缆镇由一个农业镇变成了商业镇,在永安,除了县城,缆镇就是最发达的了。
所以表明平静的生活下,暗流涌动。
新一代缆镇人在外面世界开了眼界后,思想开放了,慢慢也爱上了打官司。
小心,我去缆镇法庭告你!
这句话竟然成了缆镇年轻人的口头禅!
缆镇法庭庭长周如实是老律师周所解的远房侄子,经常来周套龙办公室诉苦:现在打官司都接龙排队到县城了!
老律师周所解没有好脸色:自己不努力干活,抱什么怨啊?
周如实面对老律师周所解,不敢多言。
周套龙若有所思:或许我们调解协会可以在其中做点事情!
谢清慧接口:可以学习我们原来妇联的做法,你们可以先暂缓立案,把事情先放到我们这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再立案不迟!
周如实大声叫好:谢主任厉害了,真是巾帼不输须眉啊!
退休老教师兴等义说:好是好,我们不是成了二政府了吗?我们本质上是志愿行为,是民间行为!
老律师周所解严肃地说:这个需要程序合法,不能强行拉人家来调解。还需要过程合法,涉及刑事或敏感案件我们不能碰。这个需要谨慎再谨慎!
周套龙最后拍板:可以尝试,周律师负责程序合法,谢主任负责过程合法,兴老师负责接待和文案整理,其他人配合工作!
老律师周所解对周如实笑语:你小子可以消停一下了!
周如实哼着小曲去落实工作了!
经过一周的磨合落实,缆镇分会分流了缆镇法庭二个案子。
一个是分居三年小夫妻的离婚案。
故事很老套。
男方在外面做生意发了财,包了小三。
女方也不是善茬,娘家势力超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