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旱灾如魔

加入书签


        七、旱灾如魔

        1934年那场旱灾是缆镇人抹不去的梦魇!

        1934年(民国廿三年)的江南,遭了灾。

        这次,不是一般江南人所熟悉的水灾、风灾(台风)。

        而是旱灾,而且是百年难遇、旷日持久的大旱灾!

        史料记载了当时江南的旱情:

        1934年,江南省众多县份皆五六十天不下雨,如海州连晴83天,于潜连晴120余天,明州则自4月至8月不下雨,土地龟裂,河床干涸。

        各县现有之农产物,如豆、萝卜、茄子已完全枯死。至全省二千三百万人民生命所系之禾稻,则除票江、窦娥江、藕江、白云江、活江等下游两岸,及接近阳湖、东湖之一部稻田,尚可借人力稍图灌救外,其他多以内地高亢,溪河干涸,无法救济。

        在省城,那一年的6月下旬到8月中旬,“天气奇热,达(华氏)一百〇二度”约(38.9℃),甚至发展到“荫处均一百〇五六度”(约41℃)。“东湖已半成陆地”。

        在长高,“两月间滴雨未落,火伞高张,河水尽涸,田土龟裂,禾稻枯萎。”

        在永安,近山田稻已大部枯死,无可挽救,缆镇西墺村有某农夫妇,以天旱收成绝望,竟在田头同时自尽。

        在永安,8月26日(农历七月十七日),缆镇有“农民数百前来抢米”,警团开枪。“当场击毙农民一人”。

        在海州,有的地方河道断流,舟船不能通行,如银牛塘、永高港、布乡港等河道干涸,已插上秧苗的田畈已经龟裂。缆镇民合村境内只有周家桥港上的摇篮漾等几个大漾潭中有水,村民担取饮用水都十分困难。有的地方田地干裂,庄稼无法种植,而兴隆、铁山等地地势较高,灾情尤为严重;缆镇镇区相对较低,秧苗仅种上十分之三。

        缆镇所有学堂停课,学生参加抗旱挖井。

        七岁的小套龙也兴奋地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全然没有大人忧愁的样子。

        求雨法会做了不知道多少场了,龙王还是没有如约而来。

        当缆镇开始大规模死人时,廖后溪跪求周百会出面请海州军政府出面救援。

        周百会厚着脸皮打电话给女婿顾当阳,告知灾情,请求支援。顾当阳告诉岳父海州也灾情很重,但会派人来支援。

        来支援的是老相识曲天突,其时已经升任副团长了,派他来主要是他熟悉缆镇情况。

        曲天突一团人带了现代化工具为缆镇打了上百口机井,基本上解决了吃水问题。

        然后是维持治安,防止不法分子抢东西。

        曲天突一伙人利用便利,睡了很多寡妇,但是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曲天突还做了一件出格的事:给土匪季通天和红军周风池送水和打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