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若是被京城的人听到了,一定会惊讶的问:“我们怎么不知道?”
不止是鸡,京城来的种子也大大的不一样啊。
下半年最后一波种粮的收成决定了这个年能不能安安心心的过下去,听说蓬莱是可以种三季作物的,但是产能是多少,大伙的心里都没有底啊。
热血是想要过好日子,最后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农人都是靠天吃饭,要看天开不开眼,风调雨顺那是最好的年头,洪涝干旱后面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天意如此,而是一个家庭的生死。
现在吃的粮食,有些人是自己长途跋涉带来的粗粮,有的是街上买回来有些山上寻一些凑合的,更多的人是借的,跟王府借的粮食。
借的粮食不但要还,中间的利息还要还工的。
老天必须开眼才行啊!
看着稻穗上结的稻子,虽然还没有全熟,但是有经验的农人已经能确定,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
只要想到会有一个丰年,现在哪怕是吃不饱,只要命还在,就能等着日子变好的那一天。
除了水稻之外,不少人还将后面开荒的地种了红薯与土豆这些能够做粮食的食物。
有土地和粮食,何愁过不好日子?
大伙都觉得齐王好得有点傻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非但不好好把握,居然还送给大家,与以前他们认识的大户人家的各种作为相差太远了。
至于干活抵债,前面也说好了,干的是修路的活,不是给齐王府修路,而是给整个蓬莱修几条通向外面的路。
当地人就算靠着的是府城,也没有几个人走出过蓬莱。
而跟着王府车队一起来蓬莱的人却是切实的感受到,一路走来不容易,这么多人上路都能遇到狼群,可见是多么的偏远。
齐王来与没来的蓬莱,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一个蓬莱。
改变的不止是开荒与粮种,还有当地的精气神!
土地是民生根本,王府要负担这么多粮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对产妇的补贴、儿童保健所都是要花钱的,不轻松也要做。
现在负担是重,但还能负担得起,不用三年,麦芽相信蓬莱就会焕然一新。
至少不用像现在一样,一趟马车来回要走这么的久。
谭家的车队不止是带来了书信,还带来了第一批送出去的干货销售的情况。
谭颂柯完全没想到,那些干活按照麦芽说的方式处理了之后,烹饪的味道能这么好。
现在各种海味已经成了富贵酒楼的招牌,若非限量,只怕是回信这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断货了。
以前这些东西就是有的,不过是处理的方式不同,味道总有散不去的腥味让很多人厌恶,就算卖出去也卖不起好价钱,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抢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