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完签,崔烨提议既然到了云‘门’山,便去云‘门’山顶一游。。
钟浩来到大宋青州以后,也是久闻云‘门’山之名,一直未曾得空游览,自是赞同崔烨的提议。
刘雨夕和富若兰难得出来游玩,此时又有自己的意中人陪伴,也是含羞带怯的答应了。
一行人出了大云寺大‘门’,沿着云‘门’山上的石梯继续拾级而上。经过建在拐弯处的留弇亭,再走过建在一处宽阔处的闲云亭,往上而行。数十道石阶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云‘门’‘洞’。云‘门’‘洞’如云‘门’山的一个巨大的山‘门’,山‘门’上篆刻着“云‘门’仙境”四个古朴的硕大篆刻。
钟浩和富若兰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州本地人,崔烨便充当了导游,开口介绍道:“这云‘门’‘洞’近看如拱壁月‘门’,远望如明镜高悬,白璧镶嵌于是山上。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给人以奇幻无尽的遐想,故被称之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璧,实乃天造之胜景,地设之奇观。这云‘门’拱壁位列青州十景之首,实是名副其实!可惜,如今正值初‘春’,雾气淡薄,咱们今日无缘得见云雾缭绕的云‘门’仙境了!”
钟浩附和道:“可惜了!”
钟浩来到青州大半年了,这青州十景虽未都去过,倒是耳熟能详。青州附庸风雅的文人士子评选出的青州十景分别是:云‘门’拱璧、南楼夜雨、范井甘泉、驼岭千寻、阳溪晚钓、劈峰夕照、‘花’林野趣、行台秋月、地镜倒悬、石涧冰帘。每处胜景都有典故和传世的诗词,钟浩倒是颇为想一一去游玩一番。
一行人穿过云‘门’‘洞’,便来到了云‘门’山的北面。北面是一处平整之地,平整处的西侧有一个深通地下的‘洞’窟,‘洞’口用条石垒成一个天井模样,‘洞’窟旁边刻着“寻仙‘洞’”三字,据说此‘洞’深不见底,能通往神仙‘洞’府,相传隋朝开皇年间有个叫李清的人,曾下此‘洞’得遇神仙。
云‘门’‘洞’北边宽敞处的东侧石壁上则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石壁最为显眼,这块石壁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寿”字。
崔烨指着那个巨大的“寿”字介绍道:“这个‘寿’字,据说在整个大宋也是最大的摩崖石刻字。这‘寿’字高有三丈,只是下面这个‘寸’字,便有八尺之高。所以,在青州有“人无寸高”之说。”
钟浩好奇心起,走到“寿”字下比量一番,还真是只是这“寸”字,便比自己高很多。
崔烨在旁道:“相传,这个‘寿’字以前散发金光,寿光县便是因为这‘寿’字的金光照到那里而得名!”
钟浩咂舌道:“那么远还能看到?”寿光县离着云‘门’上少说也有四五十里,这个寿字再大,在寿光县怕是也看不到。
崔烨笑道:“故老相传嘛,至于可信不可信,就靠文轩自己去琢磨了!”
众人在这处景观游玩一番,便又沿着旁边的石梯,继续向上。在走过百余阶石梯后,便登上云‘门’山的山顶大云顶。
一上大云顶,但觉得清风送爽,众人登山时出的细汗,顿时化为一丝丝凉意。
钟浩看着富若兰云鬓被山风一吹,微有凌‘乱’,却更增添了几许别样的风韵,一时看得有些痴了。
大云顶上甚是宽广,建有碧霞祠、关帝庙、灵官庙、赠怡堂和东西阆风亭等建筑。
大云顶上各处殿堂亭阁,都有不少的文人士子在雅会。
阳光明媚的日子,云‘门’山上总是少不了来游玩的游人,而今天是观音诞辰,许多文人士子特地来云‘门’山雅聚文会来,而大云寺上香礼佛的香客来大云顶顺便游玩的更是许多,是以大云顶上今日的游客着实不少。四处都有三五成群的才子佳人在‘吟’诗做对。
钟浩几人在大云顶各处逛了一圈,最后来到西阆风亭小憩,这西阆风亭内正好无人。
在西阆风亭凭栏北望,整个青州城内景状一收眼底。跷首西眺,则是层峦叠嶂,浩瀚如‘波’涛汹涌,雄浑如万马奔腾,一片葱翠中杏‘花’白,桃‘花’红,甚是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