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美食传说-第2/4页

加入书签
    肉馅自然是要加的,因为老亲家也在,徐地主是又要了一个加炒蛋的卷饼带走,只见庄子在铁板上一顿忙活如今摊的饼可比原来大得多了,几乎有脸盘大小,瞧着便是实惠,徐地主见了也觉得心里舒服其实他也知道,这玉米面糊实在不值钱,贵价的还是如今份量有所减少的西红柿,但是对份量的追求是死死烙在脑子里的,见了大饼便觉得划算,见了蔬菜便觉得不值钱,这是改不掉的习惯。

    饼子很快就两面成型发泡,糯米饭是蒸好了放温的,舀一勺出来,和腌西红柿、加了辣椒酱炒得红彤彤鸡肉丝一起,再加了调料、腌洋葱,庄子带上纱布手套一顿乱抓,把米饭也抓得微红,染上西红柿的汁液,又填入饼子中,卷成一卷,两面一弯,用荷叶一垫,递到徐地主手里,徐地主这里乘庄子卷第二个饼子,先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唔”

    刚一咬下,他的眼睛就是一亮,又嚼了几下西红柿又咸又酸,但和常见的酸菜比,又多了一丝特有的清爽香气,连带着把这粒粒分明的二米饭吃到嘴里就尝出来了,是糯米和大米混在一起煮的饭,糯中带香,又不那么噎人,再加上辣酱、洋葱、鸡肉丝,腌料的时候可能还放了海带水,配合着脆韧的玉米饼皮,又比原来的那种小饼子饱腹感更强,叫人吃着回味无穷,禁不住一口接一口,不片刻便吃到了饼子中段汁水最丰富的地方,边咬边吸吮饭汁,淋漓痛快之致

    一眨眼,大半个卷子已经落入口中,再喝一口紫苏薄荷水,徐地主满足地哈了一口长气,叹道,“开胃解暑,过瘾”

    确实如此,在炎炎夏日,酸口微凉的吃食是很受到欢迎的,若是饱腹感还足,那就更加好了,徐地主将钱付过,拿了荷叶包好的卷饼,一摇一摆走回家中,一路将余下的饼子吃尽了,打着饱嗝进了家门,先对老妻道,“庄家铺子如今出的卷饼,我吃了极好,你下午尝尝去,多买几个回来给孩子们吃。”

    他妻子是早吃过早饭的,因此徐地主不给她带,此时往后一靠,不悦道,“又吃洋葱了快去漱口,一嘴的味儿”

    吃了姜葱蒜要漱口,这也是几年间发展出来的习惯,因为买活军好洁,百姓们耳濡目染,自然在许多细节上都开始讲究。很多事情,以前农村人是根本没这个见识的,就是徐地主这样县城里的土财主,也不晓得除了青盐以外,还可以用牙粉来刷牙,甚至可能还有些地方,便是地主也只知道用手指揩齿的,是要看了报纸之后,才知道买活军卖的软毛牙刷和洁牙粉,对于护齿有很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三餐后漱口,便成为上上下下共同的习惯,而不再只是肉食者的专属了甚至于肉食者这个概念也在不断的扩大,若是以前,农民一年能开个两三次荤,就已经算是日子过得很不错的了,但是,在买活军这里,只要够勤快,舍得干活,日日沾点荤腥的滋味,实在并不能算是什么难事。

    就像是徐地主,他们家以前一个月大概可以吃一两次肉,多是选在待客的时候福建道穷困,小县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但现在,家里日日见荤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当然,这也不单是因为徐地主把地都卖给了买活军,也因为他有决断,抓住这个机会,之后又做起了生意来。

    “下南洋这件事,葛吏目是怎么说的”

    其余人也都出门去上班上课了,只有张老丈,昨日刚从许县过来,舟车劳顿,今日起得迟了,还在慢悠悠地洗漱。徐地主正好泡一壶凉茶来,他喝茶,张老丈吃早饭,两人边吃边谈。

    “葛吏目说,南洋是可以去的。”

    在徐地主和张老丈的复盘中,葛爱娣实在是他们两家的贵人,正是因为葛爱娣的一句话,徐地主便动了往许县做生意的念头,如此尝到了甜头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居然敢和张家合股,一起搭船往北面去做生意虽然他们本钱小,但因为是买活军的自己人,政审分高,各种紧俏的货物可以拿得到,几趟下来,扎扎实实地是赚到钱了。如今徐地主每日晨练回来都在外吃饭,而且还非得带肉不可,若是从前,哪敢这么吃,日子还过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