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恩怨消-第2/3页

加入书签
    赵种见赵语还在推脱,露出不悦的神色:“难道你想让寡人拖着重病之身处理这些政务吗?“。

    “儿臣、儿臣领旨“。赵语见此事不像作假,当即躬身领旨。

    赵种以及众封君大舒一口气。

    众封君躬身一礼:“诸事以毕,我等立即返回封地,还望大王保重身体“。

    话音一落众封君在自家兵马的簇拥下往宫外方向走去,兴平君看着发愣的赵无铭,拉着他走了出去。

    ……

    邯郸城外,薛礼带着薛谦看着公族兵马缓缓而来,露出笑意:“大势已定“。

    “父亲为何如此说?“。薛谦不解的看着薛礼,不明白这话中的意思。

    薛礼看向薛谦,对着他解释:“公族和大王两者的仇怨深如汪洋,只是因为有血缘相绊这才未能爆发。如今大王诛杀四公子,已经将这恩怨点燃。要么封君们喋血王宫,从此我赵国分裂亦或者灭国。要么大王放弃手中的权利,让那些公族封君们心安。此时公族大军安然返回,那么大王必然已经失去大权“。

    “大王失权?“。薛谦不敢置信的低声重复几句。

    薛礼微微点头,对着薛谦继续解释:“获利者唯有太子,此时若为父没有猜错,太子已经获得了监国之权。剩下的就要看,太子登基之后,如何处理公族问题“。

    “监国之权?“。薛谦沉思,原来是监国之权,难怪父亲说大势已定。

    公族大军行到北门停下,兴平君等封君对着薛礼一礼:“多谢国尉援手,我等谨记于心“。

    “四公子本来就对邯郸守军将士有恩,我也是顺应军心,稍微送了诸位一程而已“。薛礼连忙回礼,语气中满是谦虚。

    赵无铭听见这些对话,瞬间反应过来,对着薛礼躬身一礼:“多谢国尉派兵之恩“。

    “四公子言重,老臣愧不敢当“。薛礼连忙还礼。

    兴平君露出笑意:“大王病重,太子监国,政务移交太子府。大王命邯郸守军驻守太子府,还望国尉对我那侄儿多多费心“。

    “邯郸守军驻守太子府?“。薛礼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件事情,看来大王放权,放的很彻底。想到这里,再次对着封君们以及赵无铭一礼:“既然要驻守太子府,老臣不敢怠慢,这就离去安排军务。此次诸位远行,我只能在此地祝诸位一路顺风“。

    “军务为重,太子府安危更重,国尉还请自便“。兴平君也不挽留。

    薛礼对着兴平君一笑,带着薛谦以及剩下的邯郸守军将士往城中走去。

    见薛礼等人走远,兴平君缓缓吐出三个字:“老狐狸“。

    “伯父为何说国尉是老狐狸?“。赵无铭有些不解的对着兴平君询问。

    不等兴平君出言,其余封君便以解释。

    “若说大王诛杀四公子之事,此人事先完全不知,我等不信“。

    “他早已收到消息,却坐视不理,任大王等人施为。在大王即将诛杀四公子之时,只需要强占一道城门,顺水推舟护卫我等入宫。就可让太子,轻而易举的获得监国之权,他不是狐狸又是什么?“。

    “虽然是狐狸,但却也是一只能见风使舵,却在危机时刻有一二担当之人“。

    “昔年大王秘密诛杀安阳君,不正是此人在暗中向我等通风报的信“。

    赵无铭听到这里,心中升起好奇:“昔年大王秘密诛杀安阳君之事?不知诸位叔、伯能否告知缘由“。

    议论之声霎时一静,诸位封君互看一眼,随即微微点头。开口向赵无铭解释,昔年恩怨。

    “先王在世之时,我公族势力起初并没有如今这般强大。安阳君本是公族中血缘十分淡薄即将被公族除名之人。昔年我等年幼在公学之中和他相识,从而被他折服。魏国强盛,林胡和娄烦南下,一时之间我赵国有灭国之危。安阳君号召公学之中的子弟组建一支万余人的公族大军,奔赴北方阻击娄烦与林胡的兵锋。大小数十战,每战皆胜。一时之间声威大振,各地公族子弟纷纷来投,从而铸造出今日公族的威名“。

    “安阳君率领的公族大军,大败娄烦与林胡两族。赵种登基,魏国资助先王的公子赵胜起兵叛乱,赵种大败险些性命不保。是他苦苦哀求兴平君让安阳君出兵,这才镇压叛乱做稳王位,可自从那时开始他就对公族以及安阳君生出忌惮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