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卑劣和小人-第5/10页

加入书签
    钱多钱少都是厂里的,张国祁给厂里办事,自然不会搞别的。

    整体来看,张国祁的越州之行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李学武要求的事项和任务。

    选址李学武也很满意,其后的谈判和签约自然是要李怀德去,跟他没关系。

    越州本地支持轧钢厂办事处落户,估计也是盼着轧钢厂能在当地建厂,或者招聘本地的人员呢。

    当然了,这都是应当的,轧钢厂在人家的底盘上做生意,哪里能不照顾当地的条件。

    一个是用工,一个是利税,只要轧钢厂在当地开展经营活动了,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重要的是,钢铁厂一直都是各个地区的工作重点,如果能在家门口订购到京城轧钢厂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

    轧钢厂在当地开设办事处就是要提供这种订购服务的,其他比如商店经营和开展贸易工作都是三产和副业。

    越州,是李学武选定的一个关键点,比魔都安全,比临安更方便走水路,未来是要用航运代替铁路运输的。

    钢城、津门、越州、港城,这是李学武选定的四个主要贸易地点,也是可以支撑航运的关键位置。

    未来的轧钢厂贸易一定是以航运为主,因为铁路的限制太多了,运费也是个问题。

    李学武预想中的是,除了边疆无法利用其他渠道完成运输,剩下的城市能用船的用船,能用汽车的用汽车,尽量不占用轧钢厂宝贵的铁路资源。

    毕竟铁路不是自己厂子里的业务,跟京城火车站合作也仅仅是方便从京城出发,或者京城车站本身有的指标。

    如果车辆去了其他城市,是要占用别人的运量的,这种消耗得不偿失。

    主要的三条线:

    第一条线,京城—钢城,主要依靠原有的运输指标,以炼钢厂为基础,发展贸易和生产业务,转移重工业生产能力。

    未来炼钢厂将代替轧钢厂成为主要生产基地,结合当地生活成本低的优势缓和轧钢厂工人的生存压力和物质冲突矛盾。

    京城与钢城互联互通,打通资产和资源运作壁垒,轧钢厂必将能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第二条线,京城—乌城,该线路目的性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两地物产差异,以及配给上的不同,来实现物产交换。

    说白了就是,乌城现在的发展还很落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少生产力。

    什么是生产力,科学和技术就是生产力。

    那轧钢厂就要用科学和技术去换取乌城的自然资源,用以丰富京城以及周边人口聚集而造成的资源不平均现象。

    这种行为国家自然也是在做的,但依靠供销系统本身是覆盖不到所有城市和地区的。

    轧钢厂不跟供销社抢大面,李学武跟李怀德制定的目标是,只盯着肥肉吃。

    因为肥肉太多了,就算是被咬了几口,供销社也不会在乎的。

    况且现在又有政策支持,轧钢厂只要符合规定,同时又能跟供销社协调好供销关系,那这就不是矛盾。

    轧钢厂总没去做供销社自己的业务,而是开辟了一个特殊渠道而已。

    到目前为止,双方合作和发展的还是比较融洽的,尤其是马主任今年有望更进一步,未来的合作会更好。

    第三条线就是京城—津门,别看现在李学武没在津门布局,办事处还都在计划中,可津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