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刘家语正随着东北军六十七军,不分昼夜地向大上海开去……
“七七”事变发生后,华北大战时,中共中央驻地也迁往陕北重镇延安。中央军委主席***迁驻延安杨家岭窑洞办公。窑洞依山就坡掘成,是陕北民居式样,成本既低,又冬暖夏凉。洞内陈设十分简陋,只一张大办公桌,二张行军床,一把椅子和几个凳子。壁上挂有华北和华东军用地形图,图中又以山西和上海目标最为醒目。
***仔细研究过华北和华东地图,尤其精研过山西和上海地形后,对八路军和我地下工作者的出兵方向,作战方略,今后工作,已成竹在胸。于是,笑笑对身边正看报告的周恩来说:“我们马上开一个会,最好让在这里的党政军干部都参加。”
“是,我现在就去部署!”周恩来接受任务后,就放下了报告走出了窑洞。
中共中央于八月二十二日,在洛川县冯家村,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在延安以南,距延安二百里,是陕甘宁边区南缘。因当时八路军各部皆驻扎西安附近,在洛川之南,故洛川适在延安与军队驻地之间,便于集中。
与会人员计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张闻天、林彪、博古、凯丰、张浩、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贺龙、林伯渠、徐海东、肖劲光等,共二十二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负责记录。
“……晋北门户是大同,不但位在平绥线重要位置,且是同蒲路起点。同蒲路从大同开始铺轨,往南经山阴、阳方口、宁武、原平、阳曲、太原等地,再沿汾河河谷而下,经榆次、太谷、祁县、平遥、灵石、霍州、临汾、侯马、运城、永州等地,直达黄河渡口风陵渡,长一千余里,纵贯山西全境。”
“谁说不是呀!这正是我们大家担心的地方!”周恩来道。
“另外,同蒲路不但北经大同与平绥线接轨,南经风陵蹈乎黄河可接陇海路,且在中间站太原,另筑有横向铁路支线,向东驽寿阳、阳枣、井陉,穿过太行山,直达正定,连接平汉线。因此,大同特别重要!”***接着说。
“是的,大同一失,晋北门户洞开,小鬼子沿同蒲路南下,可直接冲向太原。鬼子察哈尔兵团进攻天镇时,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一边令李服膺死守天镇,一面从各处调兵大同,准备组织会战,确保大同。未料大军未到,天镇已失。接踵是大同在九月十三日失陷,是故阎锡山怒极,下令斩了李服膺,以泄心头之愤。”彭德怀说道。
“这真是大快人心呀,不听命令的真该杀!”周恩来肯定地说道。
会议程序紧凑,气氛热烈,连开几日,于八月二十五日方散。众人依令而行。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贺龙、徐向前、刘伯承等干部往南,回部队统兵出征;***、张闻天、博古、林伯渠,肖劲光等人向北,返回延安,负责留守陕甘宁边区后方。周恩来因要到山西作统战工作,也随众人南行。
***回到窑洞后,心想:“华北大战时,中日两国高层又把视听转向华北。那么,小鬼子在这个地区进攻受阻时,就一定会向上海发动进攻。”于是,急忙叫人把肖劲光找来面晤,询问战况,请谈谈看法。正议时,忽侍卫来报,告说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参谋长陈士榘到。肖劲光喜道:“人称陈士榘乃当世孙膑,最善用兵,不如先听听当代孙膑的意见。”
***笑了笑说:“士榘同志,快,快进房坐下说话。”
“是,主席!”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其祖父陈克山、二祖父陈克水,都是清军行伍中人。陈克山之子陈荣钟,是陈士榘的父亲。陈克水之子陈荣镜,是陈士榘的养父。陈荣钟、陈荣镜均为清新军第十六协工兵营管带。
一九0六年四月,陈士榘出生于武汉新军军营黄土坡,其时恰逢祖父陈克山六十岁大寿,故小名“祖庚”。辛亥革命后,陈荣钟任清陆军参谋,陈士榘随父迁居北京,居山老胡同七年,后返武汉随母居。母亲胡氏,无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