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少年老成

加入书签


    一晃七年过去。刘家语在镆铘岛外祖父家,经七年严格的私塾教育,不仅给他打下了良好古文和武艺的基础,而且那个海岛也使他了解了渔民生活,习得了良好的水性,还曾专程到石岛观摩武馆武师的演练。岛上生活历练了家语的意志。

    封闭在这个岛上读书、练武,可以说是七年磨一剑。有了扎实的“童子功”,家语在后来的学习方面就特别轻松,腾出许多时间大量阅读进步书籍和偷偷地练武。

    家语在这里学习时,还意外地发现,当风暴来临时当地的人们只知道到龙王庙烧香磕头,祈求龙王显灵保佑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但在狂暴的大海面前,“龙王”亦无能为力,常常有渔民葬身鱼腹。

    于是,他把同学汤小华找来,气喘吁吁地说:“我们为了不让乡亲们再烧这些无用的香火,是否采取正当的手段?”

    “那我们就把‘龙王’送回大海,只有这样才能让事实说话。”

    “好!”

    说干就干,刘家语和同学汤小华把泥塑的“龙王”抬出庙,丢到坡下的海滩上摔得粉碎。

    不久,刘家语转到高小班学习。在课余时间,常常与曹漫之、邢礼文等几位志趣相投的要好同学,以及后来结识的李耀文、胡葆缪等一些进步同学,一起畅谈天下大事和人生道路。家语说:“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们这热血少年决不能听之任之。”

    “怎么办?”李耀文睁大眼睛问。

    “积极参与各项爱国活动,反对内战!”

    “好!”众道。

    如果说私塾教育给刘家语打下了扎实的旧学文化功底,那么这个期间的课外阅览则使他受到了新思想启蒙的教育。

    这时“抵制日货”运动,也推进到胶东地区,学校选派刘家语作为代表参加一些活动。

    一天,刘家语和同学们把从日本进口的墨水全部扔掉了。站在街头,大声地说:“我们中国人,决不能同欺负我们的人在一起共事。现一定要打倒一切坏东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消灭一切不公平的条约,把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

    “打倒外国鬼子,还我和平而又美好的生活!……”

    众学生跟着喊起了口号。

    社会活动促使刘家语思想进步,他常在作文里抒发自己的见解,很得教师的赏识,几乎每一篇都被圈圈点点后,公布在学生佳作展览栏里。

    刘家语在佳作展览栏里展示的作文,被党的地下工作者孙季周注意到了,这个人每期必读。

    孙季周(后改名孙已太)是山东荣成成山人,先后以在刘珍年部队和石岛公安局任职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其堂兄孙勇,曾在海军做事。他所在的舰队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战争,他表现勇敢且立过战功。

    因此,孙勇这个名字还是孙中山亲自为他起的。孙季周的家离家语的学校很近,他回家时常到学校里来,很注意看学生佳作栏里公布出来的作文。

    这天,孙季周主动找来刘家语,约他到他家里去谈谈。季周问道:“小刘,你觉得共产党怎么样?”

    刘家语通过他借自己的进步书上,对现实比较了解,所以毫不犹豫地说:“国民党政治腐败,共产党才是救国救民的明主。”

    孙季周听到这里,高兴地道:“我可以介绍你参加共青团( CY),你要对党忠诚,保守机密,只同我一个人联系……”

    就这样,刘家语成了CY的一员,内心也突然感到充实了许多。接着,曹漫之等同学也加入了CY,他们努力开展了团的活动。

    早在这年上月,孙寄舟因为在石岛保甲长训练班中,发展丛烈光等同志入党。接着,他们一起积极展开党的工作,而被国民党觉察,他辞去了公安局的职务。

    孙寄舟同志,由于这一段在荣成家里居住时间比较长,他就有机会更加关注刘家语学校共青团的活动。与刘家语差不多同期入团的曹漫之、于春铭、刘佩忠也都比较活跃,团组织得以在县立一小发展壮大。

    当时,刘家语发展了毕庶梓、楚金盛加入组织。由于当时刘家语的学习成绩特别突出,也就大地增加了底气,从而敢于同思想落后、对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持批评态度的老师辩论,自然成了进步同学中的骨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