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求

加入书签


    “小友正在研读《七言化魔经》?”

    后花园中,众人一阵嬉闹后一起来到了大厅之中,张志平高坐首位,看到姜书元手中迟迟没有放下的金书银卷,很快便认出了它的来历,颇有兴趣的问道。

    《七言化魔经》不是一部特定的神功秘法,而是记载了上古皇朝年间,一位修仙大德从天道角度阐述魔气本质以及魔灾起源的经典,虽然其中有不少地方在他看来有很多谬误之处,但是其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却让他这些年来颇有感悟。

    书中认为,魔气虽然为天地之害,但亦属于天道之中,试图从道的角度将魔气参悟了解,留下了很多真知灼见,这本金书银卷,可以说便承载了这位修仙大德对于道的领悟,心神沉浸其中的话,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悟到对方的境界。

    他对于此书早有耳闻,甚至对其中的内容也都耳熟能详,只可惜从天演仪中得到的其文字内容是很难完整描述出其中的真意的,更遑论感受到其中的道韵,只有拿到金书银卷以心感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那位大德的境界。

    这也是玉简、金书银卷等储存功法的方式在天演仪出现后没有在修仙界中消失的原因,很多神功秘典,单纯的影像记载并不能完全描述出其中的内容,让人一看就能参悟成功,必须亲身感悟原主人留下的原版功法,才能真正入门学习,而这样的原版功法,往往又都是孤本,可以说便是各方势力的底蕴之一。

    当然,有虚幻天地和周身天演仪在,他还是能以此为引参悟出原版的七八成内容的,足以促进虚幻天地的演化了,这么多年的经历他早已明白,不可能什么事都十全十美,以他现在的修为,遍阅经典能做到取其精华就不错了。

    “少盟主也看过《七言化魔经》?”

    听到张志平之言,姜书元顿时像见了知交一样兴奋不已,《七言化魔经》由于蕴含道韵,很适合元婴初期的修士用来参悟天道,如今魔灾四起,观看其中关于魔灾的应对倒也应景,只是由于其中有太多离经叛道的内容,所以一直毁誉参半,被不少人敌视,很少有人像他这么光明正大的参悟。

    “略有耳闻,略有耳闻,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书面内容罢了。”

    张志平自曝其短,微微摇摇头说道,不过姜书元似乎更有了兴致,又拉着他好好研讨了几句其中的内容,连金书银卷也送了过来让他先行参悟,张志平无奈的说了几句,然后连忙将话题拉了过来:

    “此番有劳道友在吾府上保护薇娘了,这本玉书中记载了不少本座以天命观天地的记载,就送予道友了。”

    这里是张志平的府邸,雕栏玉砌,园林阁楼,可谓是昆灵城中最好的府邸之一,乃是他以少盟主身份特意挑选的,至于昆灵山上的昆灵宫,有屈洪洞在他也懒得前去碍眼。

    而这一年来,姜书元一直呆在这里,既是因为薇娘的请求,也是因为屈洪洞的默许,他可以感受到,天问门并没有与他彻底翻脸的意思,姜书元便是双方缓和的一个中介,当初能恰好救了薇娘,恐怕并不是什么巧合。

    不过如今大局如此,他也乐得陪对方演戏,当然,恐怕姜书元自己也懵懵懂懂,一切都是天问门的算计,对于姜书元的赤子童心,他也颇有几分喜爱,不介意分润几分好处。

    “啊,竟然是有关天命的感悟,真是太谢谢少盟主了!”

    如果换做其余人或其余什么东西的话,姜书元也就不在意的顺口拒绝了,但这竟然是一本记载长了张志平天命感悟的书,顿时让嗜书如命的姜书元忍不住了,发了几分呆气,然后便毫不犹豫的一下子接过了玉书,看样子恨不得立即便翻阅一番。

    毕竟天命勾连天地,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直窥天道,所留下的感悟就是化神期修士看了也能有所感悟,只取决于他如今参悟的多少而已,哪怕是在整个仙盟中,这种感悟也弥足珍贵,不是姜书元能接触到的东西。

    “小叔,你还有这种好东西啊,薇娘也要,薇娘也要!”

    张志平笑着看着姜书元将玉书收起,顺手埋下了一个钉子,一旦其参悟里面的内容,便会悄然的受到轮回印的影响,虽然他并不会将其控制起来,但用来窃取天问门的隐秘再合适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