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朕会让戚金他们专门给你们税务部训练兵马,那些人马将来都由你们税务部统辖。”说着,朱由校看着毕自严冷声说道:
“毕爱卿,将来对于那些拒不纳税的家伙,不用手下留情的!”
说完后,朱由校让一旁的宫女拿过一杯茶,喝了一口,皱眉说了一句:“怎么是烫的?今后给朕的茶要凉的,茶叶也不用放。”
“奴婢明白。”
“去给朕拿一份凉的来。”
接着,朱由校扫视方从哲、毕自严、徐光启说道:“好了,现在开始说正事了。”
“今后朕大算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直接归朝廷的管辖!不受地方官府的管辖!”
市舶司相当于后世的海关,现在大明的市舶司是归布政使管辖的,不过大明市舶司的巅峰时刻还是在大明的初期。
接着,朱由校又大致的讲解了一下市舶司今后的将要负责的一系列事务。
“今后进行海上贸易的海商,没有市舶司颁发的证件,一律归为走私分子!”说着,朱由校看向一边的颜思齐和李旦两人说道:
“你们二人明白了吗?今后没有市舶司颁发证件的船队,直接将其的船队货物没收,负责人逮捕!明白了吗?”
“今后的海军,还要负责打击走私的,这一点你们应该也是知道的。”
“微臣明白的。”颜思齐和李旦二人对着朱由校开口说道。
接着,朱由校又指了指身边世界地图的上,大明的沿海城市。
“还有朕打算增加对外贸易的港口!”朱由校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
“你们身为大明的重臣,看看那些地方是可以设立大型港口的。”
“之后你们回去后,想一想,在沿还有那些地方建设港口是最划算的。”
“微臣明白。”几人说道。
“还有,方爱卿,之后你花一点心思,制定一些鼓励人们出海的政策。”朱由校对着方从哲说道:“只有沿海城市的百姓们出海这是不够的!今后内地有百姓们想要出海,各地的官府不能阻拦。”
这个时候,方从哲对着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在大明的各地都设立一些负责出海登记的衙门,如果有百姓们想要出海,就可以去那些衙门登记,再由那些衙门给予他们路引。”
“不过陛下,若是我大明的百姓们都去出海了,那么谁来种地呢?”徐光启对着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徐光启现在的这些日子中,将精力放在了农事上面,由此问了一句,
“徐爱卿多虑了。”朱由校闻言对着徐光启开口说道:“普通的百姓,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安稳过日子这么的简单,不是谁都是像颜思齐、李旦他们两个一样有着冒险精神的。”
“这算是给大明的百姓们在走投无路时,提供一个新的出路!”朱由校说道:“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去落草为寇,以及造反!”
落草为寇和造反可是要掉脑袋的,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谁会去造反?就像明太祖朱元章,当初朱元章他家要是有几亩良田,哪里还会有大明朝?
在朱由校看来,只要将这海上的事情搞好了,大明的国祚起码还能够续上一百多年,毕竟只要海贸做好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流入大明的国库。
只要大明有钱,大明就完不了。
“徐爱卿,今后在海上肯定是要和西夷人打交道的。”朱由校看着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朕需要你教导出一些会西夷语言的人,将来是有用处的。”
“当然了,也可以建立一些学院,请那些在大明的传教士们去教导他们语言”
“微臣明白。”徐光启对着朱由校回答道。
接着,朱由校转过头,对着方从哲说道:“方爱卿,等会你回去后,告诉在京城的那些传教士们,朕有一些事情要跟他们讲讲。”
“之前朕接见他们讲的最主要的还是学识上面的事情,接下来,朕要和他们讲讲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见到有人有些疑惑,朱由校讲解道:“朕的子民们将来要到他们的国土上传播儒学,做生意,自然要跟他们的官府交流交流的。”
“微臣明白。”方从哲对着朱由校说道。
“还有就是我大明现在的户籍制度,朕是不怎么满意的,朕打算将现在的户籍制度给废了,不在分什么民、匠、军什么的。”朱由校接着对着方从哲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毕爱卿,将来对于那些拒不纳税的家伙,不用手下留情的!”
说完后,朱由校让一旁的宫女拿过一杯茶,喝了一口,皱眉说了一句:“怎么是烫的?今后给朕的茶要凉的,茶叶也不用放。”
“奴婢明白。”
“去给朕拿一份凉的来。”
接着,朱由校扫视方从哲、毕自严、徐光启说道:“好了,现在开始说正事了。”
“今后朕大算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直接归朝廷的管辖!不受地方官府的管辖!”
市舶司相当于后世的海关,现在大明的市舶司是归布政使管辖的,不过大明市舶司的巅峰时刻还是在大明的初期。
接着,朱由校又大致的讲解了一下市舶司今后的将要负责的一系列事务。
“今后进行海上贸易的海商,没有市舶司颁发的证件,一律归为走私分子!”说着,朱由校看向一边的颜思齐和李旦两人说道:
“你们二人明白了吗?今后没有市舶司颁发证件的船队,直接将其的船队货物没收,负责人逮捕!明白了吗?”
“今后的海军,还要负责打击走私的,这一点你们应该也是知道的。”
“微臣明白的。”颜思齐和李旦二人对着朱由校开口说道。
接着,朱由校又指了指身边世界地图的上,大明的沿海城市。
“还有朕打算增加对外贸易的港口!”朱由校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
“你们身为大明的重臣,看看那些地方是可以设立大型港口的。”
“之后你们回去后,想一想,在沿还有那些地方建设港口是最划算的。”
“微臣明白。”几人说道。
“还有,方爱卿,之后你花一点心思,制定一些鼓励人们出海的政策。”朱由校对着方从哲说道:“只有沿海城市的百姓们出海这是不够的!今后内地有百姓们想要出海,各地的官府不能阻拦。”
这个时候,方从哲对着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在大明的各地都设立一些负责出海登记的衙门,如果有百姓们想要出海,就可以去那些衙门登记,再由那些衙门给予他们路引。”
“不过陛下,若是我大明的百姓们都去出海了,那么谁来种地呢?”徐光启对着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徐光启现在的这些日子中,将精力放在了农事上面,由此问了一句,
“徐爱卿多虑了。”朱由校闻言对着徐光启开口说道:“普通的百姓,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安稳过日子这么的简单,不是谁都是像颜思齐、李旦他们两个一样有着冒险精神的。”
“这算是给大明的百姓们在走投无路时,提供一个新的出路!”朱由校说道:“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去落草为寇,以及造反!”
落草为寇和造反可是要掉脑袋的,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谁会去造反?就像明太祖朱元章,当初朱元章他家要是有几亩良田,哪里还会有大明朝?
在朱由校看来,只要将这海上的事情搞好了,大明的国祚起码还能够续上一百多年,毕竟只要海贸做好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流入大明的国库。
只要大明有钱,大明就完不了。
“徐爱卿,今后在海上肯定是要和西夷人打交道的。”朱由校看着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朕需要你教导出一些会西夷语言的人,将来是有用处的。”
“当然了,也可以建立一些学院,请那些在大明的传教士们去教导他们语言”
“微臣明白。”徐光启对着朱由校回答道。
接着,朱由校转过头,对着方从哲说道:“方爱卿,等会你回去后,告诉在京城的那些传教士们,朕有一些事情要跟他们讲讲。”
“之前朕接见他们讲的最主要的还是学识上面的事情,接下来,朕要和他们讲讲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见到有人有些疑惑,朱由校讲解道:“朕的子民们将来要到他们的国土上传播儒学,做生意,自然要跟他们的官府交流交流的。”
“微臣明白。”方从哲对着朱由校说道。
“还有就是我大明现在的户籍制度,朕是不怎么满意的,朕打算将现在的户籍制度给废了,不在分什么民、匠、军什么的。”朱由校接着对着方从哲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