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魏忠贤以为自己知道了真相

加入书签


 虽然说是去传播儒学,教化异族,但是,魏忠贤心里清楚,去这跟流放根本没有区别。

 只是换了个好听的名字:传播儒学,但是说起来,原来的流放都比这去传播儒学好,起码前者就算是流放到最偏远的地区,那也是大明的国土,等到什么时候皇帝心情好了,就可以回来了。

 而去西夷国家传播儒学......魏忠贤想到了死在大明的那些西方传教士,魏忠贤觉得那些文官们去了西夷国家传播儒学,那之后多半是没有再回到大明的机会了。

 “皇爷的点子真是太多了。”从一开始的让他们去督建司干苦力,现在又把他们流放到西夷的国家,真是狠啊。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掉这些犯事的官员,还能宣传一波我大明的文化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就可以少杀人,皇爷也可以不被冠上弑杀的名号,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啊。

 在魏忠贤看来,皇爷让人去西夷传播儒学,这就是文治啊!到时候后,皇爷解决掉建奴,便是文治武功啊,将来自己的皇爷肯定是能够被人称为明君的,这样,自己身为皇爷身边的大太监,肯定也能青史留名!只要自己不违背皇爷的意愿。

 不过,皇爷是不是因为想要让人去西夷传播儒学,才这么针对文官啊?毕竟,这说难听一点的就是流放啊,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人都是有很强的乡土情结的,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的。

 所以,陛下才这样对待文官们,之前下令将刘一燝等人剥皮填草,这就是威,皇爷这么一搞,原先要被剥皮填草的官员们不用被剥皮填草了,保住了一条小命,这就是恩,如果那些文官们知道自己不用死了,一定会高呼谢皇爷隆恩的吧。

 魏忠贤在心中胡乱的想着。

 不过这样一来,那督建司之后就没有补充的人员了啊。

 于是,魏忠贤看着前来的小太监,说道:“回去后问问皇爷,这些犯事的文官流放到西夷的国家去了,那他们的亲族是不是也跟着流放呢?还是说不流放他们的亲族,把他们的亲族扔到督建司?”

 “若是将他们的亲族也跟着流放,那以后督建司缺人手怎么解决啊?”

 魏忠贤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在他的眼里,这去西方传播儒学,已经是和流放画上了等号。

 “奴婢明白。”

 “快去。”

 说完,那个小太监立马动身,回去面见朱由校了。

 小太监走后,魏忠贤内心开始思索起来,要把人送到西夷的国家,那肯定是要有一支船队将这些文人送过去的,可这船队只做送人这一件事吗?魏忠贤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朱由校在下令抄家的时候,可是特意嘱咐过自己要把抄家人名下的商铺经营起来,所以魏忠贤认为自己的皇爷肯定会借此与西夷通商,

 这是,魏忠贤脑海中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去传播儒学只是一个幌子,自己皇爷真正的想法是为了和西夷们通商吧。

 就目前朱由校的做法来看,魏忠贤认为自己的这个皇爷是跟成祖皇帝一样,会组织人下西洋的。

 魏忠贤进宫这么多年,早就不是一开始的小混混了,见识也是有所增长。

 他知道成祖皇帝下西洋取得了多少财富,现在的宫中还有一些成祖皇帝下西洋时弄来的宝物呢。

 魏忠贤认为自己慢慢的知道了真相!

 皇爷之前问自己,自己的侄子敢不敢出海,多半是想组织一支船队率先出海探探情况,就像是行军打仗时的斥候。

 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的侄子,看来皇爷是很看重杂家的啊,自己回头一定要好好的告诫魏良卿,一定要把事办好了!

 听着耳边的惨叫声,魏忠贤感叹一声:“尔等这是遇到了一名仁慈的天子啊,给了尔等一条活路啊。”

 接着,魏忠贤走到牢房前,牢房分为两种,一种是关押已经招供的,一种是嘴硬没有招供的,还有一种是招供了,当不供出和自己有牵连的,魏忠贤看着牢房内关押的已经招供的官员们,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本来以尔等的罪行,得按大明祖制剥皮填草的,可是而等真是好运,遇到了一个仁慈的天子,皇爷决定了,不将尔等剥皮填草了!”

 魏忠贤话音刚落,那几个原本目光呆滞的官员们,一个个的抬起头,眼露精光的看向魏忠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