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都是为了太子殿下,为了皇帝陛下

加入书签


 除却两春坊官员之外,还有着司经局掌管图书一类的。

 看似太子有三公、三孤六师作为辅导,实际上这六位也都不会真的天天没事干来辅导太子做事。

 所以真正教导太子的事情也就是轮到詹事府的官员们来做了。

 但是如今太子早已长大成人,他们实际上也只是负责帮助太子处理朝政,帮忙分担太子的压力。

 这些人员虽然如今清贫,可将来随着太子登基那不是入阁入朝就是外放封疆,都是太子的肱骨之臣。

 而黄去疾的清纪郎职位基本上就是一种人形监控,当太子他们开完会处理完政事或者讲学之后,若是有人想要单独留下向太子奏事或者是求见的话,左右清纪郎和左右司直郎就得在场共同纠察。

 他们之间谈的事情,司谏、清纪郎、司直郎得执笔记录起来,并且还得规劝正那些错误不妥之处。

 总而言之,就是像皇帝打小报告的一群人。

 嗯,老师中的好学生,学生中的小混蛋,说的就是这么个职位。

 要是其中谈的事情有些不妥的地方,他们会出声纠正,这个权力可是不小了,能纠正太子和别人谈的事情。

 而若是之间有什么不法之事,那他们也会如实向皇上禀告,也就是打报告。

 看似这个职位好当,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黄去疾若是跟太子走得太近,无论太子有什么言论上的错误,他都包庇的话,若是这时另外一人前去禀告了,那完犊子了,他们三为何在场旁听没有禀告?

 这也是为什么要弄这么多人旁听的原因,收买一个人好收,但四个人你可就不好收买了吧?

 再加上,担任这些官员的人基本上都是皇帝的信得过的人。

 朱棣反正是信得过黄去疾的,对于他这个大儿子,虽然也是信任,不过该防的还得防一下。

 不过他最为担忧的还是老二,那小子整日里以李世民自处。

 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还不清楚吗!

 论功绩什么的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在乎的是李世民对自己老子和兄弟干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可是正儿八经的夺权代表,将他的父亲给软禁,弑兄杀弟囚父得到的天下,那臭小子不仅仅是自比天策上将李世民,还特么的朝他要天策卫。

 这是想造反是吧!

 这要不是朱棣从小看着那小兔崽子长大,非得掐死他不可。

 ……

 詹事府。

 黄去疾跟随着朱棣派的人跨进詹事府时,便开始四处观望起来。

 实际上他从刚踏入内城之时,就在不断的张望了,这里甭管是住的还是工作的可都不是一般人,他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是各种赞叹不止。

 别的不说,古代社会虽然黑暗,但是这种磅礴大气的建筑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我叫郭都,是右司直郎,算是你的上司吧,职位相同,品阶大了点而已,实际上差不多算是同事!”带着黄去疾一路前行的那位官员在迈入詹事府之时,便开始向他介绍起自己来。

 黄去疾心中有些嘀咕,这家伙一路上都没跟自己多说些什么,沉默不语了一路上,现在总算是开口说话了,要不是见面的时候说了几句,还真要以为是哑巴不成。

 吐槽归吐槽,人家自我介绍了,他也不得不拱手见礼道:“黄去疾,右清纪郎,见过郭司直郎!”

 明朝官员之间,多半是以姓加官名相称,所以他这么称呼倒也是对的。

 “黄清纪郎算是少年有为啊,年纪轻轻的便能进入这詹事府中,成为一名清纪郎,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郭都有些羡慕的开口道。

 他说的是真心话,他知道面前这个不过十六左右的少年攀上了皇上,靠着皇帝的喜爱直接进入到了这詹事府中。

 不过这尼玛也太年轻了吧!

 这才十六岁左右啊!就让他担任此职位。

 若是让其进入当个什么刀笔小吏之类的,倒也是正常的很,毕竟年纪还小,过后再转也是可以的。

 要不是自己知道这位不可能是皇上的私生子,指不定还得怎么认为呢!

 这年头,哪个八品小官轮得到皇帝亲自专门叮嘱塞人进来啊!

 要知道这右清纪郎的位置,前面可是有人当的。

 不过皇上一句话,前面那人自然是调了职位了,而且为了黄去疾的工作环境,那人直接被调出了詹事府中,至于调去了哪里,他也不太清楚,反正不在东宫就完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