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事,何氏再也没有多管小翠,家里的家务小翠虽然丢开了,但是每半个月向家里拎回的两斤猪肉,还是惊了众人,买猪肉的事情,小翠总是先斩后奏,美其名曰爷奶年纪大了,需要吃好的补补。受到全家人的欢迎,还不时交代当学徒要用心。
秋天来了,家里进入农忙抢收时节,小翠和小花包揽了家里的一切家务,甚至家里的粮食也被提前拿出放在厨房,秋收其实就是和老天抢时间,收割不及时,一场大雨下来,那乡人一年的收获都将打水漂,所以自古以来种田的农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多在温饱线上挣扎。
田间一片繁忙景象,家家户户,老人小孩都是要上阵的,小翠和小花包揽了全家所有人的衣物清洗,饭食,打猪草,空闲时候还要去田里帮忙,运送稻子到打谷场,等稻子晒在道场的时候,还要要守在旁边,等谷子脱粒以后,还要防止鸟雀偷食,就这样忙的不停,也还算是轻松的,其他人顶着烈日在田间挥汗如雨,一场秋收能让一个成年人脱一层皮。秋收时节,小翠每两天都要去村口买两斤肉,每人都能吃上两三块,这种下大力气的时候,油水是真不能少。家里的鸡蛋也被小翠摊成面皮,裹在饼里,小翠奶看见了,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所有人绷紧了神经,终于经过十天的劳作,粮食终于颗粒归仓,交了粮税之后,这就是家人一年的口粮,大部分粮食在一季节能卖三两银子左右,一年卖两季,能得六两,这六两银子用在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上,基本上剩的并不多了。
从古至今,农民追求的也只是填饱肚子而已,更多的也没有了,大病是不敢生的,村里有几家因为长辈生大病,倾家荡产,卖田卖地,最后变得一贫如洗,后来田地都是从地主家手里佃来的,那日子变得更难过。
在田家村里,小翠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中等偏上,秋收结束以后,看着爹娘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小翠心里沉甸甸的。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心里存着一股莫名的恐慌,说不清道不明!心想万一没有遇到丰收呢?
这日清晨,小翠早早的起床,今天她决定要上挖田七,背上竹篓,拿上铁铲向半山腰爬去。
满树的山楂,红彤彤的挂在枝头,告诉人们它已成熟。小翠并没有停留,直接向三七所在的地方走去,剥开草丛,如期看见顶部挂满了红彤彤果实的三七,一切等待此时觉得都值了。蹲下身慢慢扒开土层,挖出了整株田七,看着类似生姜一样的根茎,小翠开心极了。
将田七整棵盘成圆形,放在竹篓底部,上面垫一层草,然后走到山楂树下,摘了半竹篓的山楂,就匆匆下山了。
回到家将山楂倒出,马不停蹄的往县城走去,当小翠将整颗完整的三七拿到秦师傅面前的时候,看着请师傅满意的点点头,小翠终于将心放在了肚子里了。
这是一颗品相上等田七,秦师傅爽快的给小翠结了三两银子,这是小翠有史以来第一次拿到银子,平常接触最多的是铜板,虽然家里储蓄的铜板有一两多的银子,但全部都是铜板,加上这次的,凑在一起足有五两
银。
在回去的路上,小翠想了很多,想把五两银子拿出来买一头牛,每年家里向地主家借牛犁田,都是需要排队的,偶尔借迟了,排不上队,只能人工拉犁,小翠爹和大伯轮流用绳子搭在肩膀上拉犁,之后躺在床上三天没能下床,小翠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