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帝知道,若想真正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除了便宜的书籍,还需要便宜的纸张能够让贫寒学子买的起用来练字或练习文章,需要让贫寒的学子能够更简单的求学,最后可能还需要一名好老师去讲解四书五经里的典故。
老师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周朝目前的国库不足以支撑元熙帝在所有的县全部建立县学。目前大周民间还是以私塾为主,而一些家境贫寒之人连私塾都上不起。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情,元熙帝只能另辟蹊径,让这些交不起束脩的人能够自学。
比如字典,只要那些人学会拼音,基本就可以利用一本字典自行认字。最基础的认字问题解决之后,读书便简单许多。
拼音的系统讲解被元熙帝交给了薛裕,薛裕有些无从下手,他意识到不能只拿出拼音单独讲解。要想将字典完全编撰出来,阿拉伯数字也必不可少,包括系统出品的改良造纸术能够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出纸张。
一天一夜的时间,薛裕利用手机观看了不少特级语文教师讲解拼音的教学视频,他觉得自己仿佛回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重新学习了一遍拼音。
薛裕整理出了一份阿拉伯数字的推广指南、一份拼音教学指南以及一份标点符号使用说明书,将其交给了元熙帝。
连带着一本带有标点符号的《论语》,元熙帝越是翻看,表情便越是放松,到最后竟控制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国师大才,有了这些东西,朕便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览尽天下英才。”元熙帝高兴地站了起来,他上前拍了拍薛裕的肩膀,面带喜色的说道:“教化天下的功劳,无人可比,即便是世家也没办法阻止。”
薛裕微微俯身说道:“天下百姓皆为皇上的子民,教化天下乃是皇上之功。贫道不过是借由旁人智慧罢了。还请皇上在编撰之时,能够说明拼音乃是一位名叫周有光的老先生所研究制定。”
元熙帝说道:“这是自然,不仅要把周有光先生的名字写在前面,国师之名也要写上。合该让天下人记得是谁的出现让他们能够认字读书。”
薛裕没再说什么,只是抬头看了元熙帝一眼,见元熙帝坐回上首,没有开口让他出宫的意思,只能继续端坐在椅子上。
元熙帝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召郭培和太傅许卲进宫了。
郭培和太傅许卲私交不错,二人皆是一心学问,以教化天下为己任的老学究,平日里除了研究学问,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这会儿一起被元熙帝宣进宫,在宫里碰见的时候还在纳闷儿。
郭培和许卲一起来到御书房,见御书房内仅有元熙帝与薛裕二人,有些不明所以。
许卲还是第一次见薛裕,之前只闻其名,薛裕在许卲心中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道士,他并没有亲眼见过薛裕的手段,即使有门生向他献上薛裕店铺中的琉璃镜,他也不以为然。商人行径,怎配让那些做学问的文人放在心上。
郭培并未将那些教材交于许卲一起研读,和郭培不同,许卲是一个纯粹的文科选手,除了圣贤书,其余皆视之为旁门左道。郭培不会去自讨没趣,因此并未与许卲就此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