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八十二章 征鬘(3)-第2/3页

加入书签
    “长老。这得看你到底是想怎么处理征鬘了。我有三策供长老选择。上策:我放长老出来。长老登高一呼,招引族人听命,为长老起事。我等擒住征鬘,向吴军投降。中策:长老无法统合族人。我等只能为吴军内应,打开麋泠城门,放吴军入城。下策:我与长老直接起事,攻打征鬘,开城门召吴军来攻,里应外合,攻下麋泠。我之三策,请长老择之”。

    听完李东进献之三策,征延沉默良久后开口说道。

    “我无信心能让族人拥护我而舍弃征鬘,上策不能行之。下策又太过激进,这会让我族损失惨重。我等开城门放吴军入城,吴军入城则大势已定。到时我劝说族人归降吴军,族人见到已经无法挽回,只能舍征鬘而保全族矣。就以中策行之”。

    “好,既然长老选择中策,那就等吴军来攻麋泠。到时我就派人前去投诚,与吴军约定时间,打开城门迎吴军入城”。

    李东与征延商议好之后,离开涤洞。这时征鬘派人来问李东,从征延这里得到苟漏地利情报之后,有什么计策可挡吴军进攻。

    李东言,有些头绪但一时还不能周全。请再给一些时间,到时必有良计。

    征鬘跟吴军正面打了一仗,已经深知吴军的厉害。一心只想保住麋泠不失,不再抱有击败吴军的妄想,所以对李东的智计心存期待。

    这时黄寻率军到达麋泠,先在城下扎下大营,准备明日开始攻城。

    李东唤来自己在安定召纳的心腹乞奕干,准备让其出城跟吴军通报自己决意归顺吴军,并告知开城献降之事。

    乞奕干父亲正是被桓临征募的壮丁,在安定一战战死。乞奕干失去父亲后,又其母少时就去世,因而孤苦无依。后李东言离开安定,乞奕干遂加入李东麾下。

    李东攻占封溪后,曾在自己麾下广选聪明之人,教授恩主所传之兵法,欲培植为得力手下。乞奕干随李东就学后,被李东看中。所以这次李东让乞奕干去跟吴军联络。

    乞奕干脱出麋泠后,径直来到吴军大营。正与在附近意图进入麋泠联络李东的徐四相遇。

    徐四见乞奕干从麋泠出来,出手擒住了乞奕干。后从乞奕干嘴里得知,其是李东派来向吴军投诚的人,遂带乞奕干回见黄寻。

    乞奕干见到黄寻之后说到。李东愿意归降朝廷,但征鬘执意继续顽抗朝廷。李东劝说不了征鬘归降,只能待吴军进攻麋泠时打开城门,放吴军入城。以这种方式表达归降

    之心。

    黄寻听后,答应了李东的请降。让乞奕干回报李东,明日进攻麋泠,让李东伺机开城。

    乞奕干得了黄寻的承诺后,返回麋泠。

    乞奕干走后,黄寻对麾下诸将说道:“今李东愿意内应我军,明日一战定能攻破麋泠,俘虏征鬘。只要俘虏征鬘及其族人,我军就完成了刺史大人之命。到时直接押解征氏族人回归龙编,此次战事可得全功矣”。

    诸将听了黄寻的胜言,自然应命。

    乞奕干回到麋泠后,向李东回报,黄寻已经答应归降之事。李东听后大喜,命乞奕干召集麾下屯长全部来商议此事。

    屯长全部到后,李东说道:“诸位跟随我远离安定,来此边荒之地。是要开创生存之所,繁衍后世。我之所以攻占封溪,正是为此。后吴军来攻,我初以为吴军不会放过我等桓冲余党,故与吴军相抗。

    今得吴军统帅黄寻言,可尽释我等附逆桓冲之罪,接纳我等。今桓冲衰颓,征氏将倾。我等若再与征鬘为伍,势将难逃死罪矣。当起兵据城门,献麋泠于吴军。若如此,则正是我等归降吴国之良机也。我召集尔等前来,就是想告诉尔等此事。尔等可愿随我一起降吴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