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七十八章 征延-第2/3页

加入书签
    黄寻听得铫璟提问,回道:“孟子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战国之时,齐宣王见其臣欲杀牛祭祀。宣王不忍见其杀,遂止之。一国之君犹有恤禽兽之心,况乃人乎?

    常人杀人,必有理由。而此理通,方可明正杀人,虽犯法但心中无愧。孔夫子杀少正卯,谓之君子之诛,虽杀人不坠夫子之贤也。伯骍杀人心中有愧,正说明伯骍之爱敬仁心已纳德于怀矣。

    孟子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可知人皆有恻隐之心也。伯骍之有愧乃是仁德之士所应有之义,何需介怀。不过兵家有言‘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人之争也。我率朝廷大军前来剿除征氏,便是以朝廷大义伐叛乱之贼,以有道伐无道。此杀乃是遵孔夫子所言君子之诛也。

    我第一次杀敌时,便是在朝廷麾下征伐山越之际。当时山越不服王化,屡次作乱。我受命而讨之,虽杀敌,但心中无愧。伯骍勿要以此惭愧,杀敌非杀人也。汝要明白此理,自可释怀”。

    铫璟听到黄寻所言‘杀敌非杀人’,顿时恍然大悟。杀敌乃是心中有为之奋斗之理想,故而杀之。而杀人乃是不义之事,是希冀于私怨得逞。铫璟明白此理后瞬间一身轻松。

    正在黄寻给铫璟解惑时,冷全已经俘虏了征延,攻破了苟漏县城。派人来告知黄寻,苟漏已破之消息。

    黄寻听得这消息,于是前去苟漏县衙处理战后之事。到达县衙之后,黄寻命将征延押上来,欲让征延投降,好让征延回去麋泠用间。

    军兵押解征延到后,黄寻说道:“我乃大吴建忠校尉黄寻。征延,你想死还是想活”?

    征延不发一语。

    “看来此人不通汉语,传冷异前来通译”。

    这时铫璟说道:“我在家中时,父亲曾对我言。征氏自重新占据麋泠后,始受大汉礼制教化,如今已历百余年矣。征延身居族中高位,怎会不通汉语?分明是此贼缄默,欲避黄校尉之诘问矣”。

    听到铫璟所言,黄寻故意说道:“原来如此,此贼胆敢欺我,甚是可恶。来人啊,推出去斩了”。

    征延依然不发一语。这时黄寻用眼神示意李开,李开马上会意,出言说道。

    “且慢,主公我有一言,请主公听之”。

    “李开,你说”。

    “我军乃是朝廷王师,今既破苟漏,当以仁义宣化征氏之民。若只用杀伐,必让征氏对朝廷怨望,如此何谈布德施教乎。愿主公饶征延一命,让其知王师之仁德也”。

    征延听到这话

    身子一抖,明显有所触动。

    黄寻见到这动作,当即说道:“征延,本将秉朝廷之命,前来宣化征氏,让征氏不要再附逆桓冲为叛。今当行仁义,让汝知我大吴之德。便放汝回去麋泠,赦汝一命。汝回麋泠后,当劝征鬘速曳甲来投,随我旋军回师前去龙编向刺史大人告罪,而后劝征雄反戈桓冲。如此则汝征氏亦可永镇麋泠。我大吴将此地托付于汝征氏治理,永世不易矣”。

    听到黄寻这话,征延始开口道:“此言当真?你等汉人最会狡骗。我实不敢相信”。

    “我大吴据有荆楚、扬越纵江南之地百万里,带甲三十万,方欲规图河、洛,北向与魏寇争夺中夏之地。汝征氏只有麋泠小小一县,焉能入我大吴之眼。若非汝征氏附逆桓冲叛贼,扰乱交州之地,我大吴亦不会派兵前来征讨。汝征氏在麋泠逍遥自在,只要守我大吴法度,自然是可永镇麋泠”。

    听到黄寻的话,征延说道:“若真如你所言,我当劝征鬘来降。只恐你汉人诡诈,又欲使计骗我等来投,乘机害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