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七十六章 铫家(2)-第2/3页

加入书签


    铫盖见到此子顶撞黄寻,出言说道:“黄校尉见谅,此乃我长子铫璟。年方气盛,万勿黄校尉包涵”。

    黄寻回道:“哈哈,铫家主真是家有贤子啊。令子所言不错,我只因李东未来,便断论其品格,却是失言。令子之言,如暮鼓晨钟将我震醒,我当谨记其言,以后幸勿自高于人也”。

    铫盖见黄寻敛言,命儿子对黄寻赔不是,毕竟是以少触长,有违礼制。

    铫璟犹不服,黄寻说道:“铫家主,此子出言乃是为铫家主回护争礼,此乃孝也。何用道歉,不需如此”。

    闻得黄寻不将此事放在心上,铫盖更是认清了黄寻的气度。这时黄寻见铫璟年纪不过十余岁,便有这等才思,心甚喜之。想起以前贺齐为自己赐表字之事,黄寻也突然心血来潮,想照搬此事。

    于是对铫盖说道:“铫家主,令子可有表字乎”?

    “我儿年未及冠,还未取表字”。

    “我见令子才思斐然,心甚爱之。厚颜请托一事,不知可否由我为令子取表字乎”。

    铫盖听得黄寻要为自己儿子取表字,也是大惊。初时想拒绝,但是转念一想黄寻气度不凡。如今自己家族身处交趾边荒之地,让黄寻为儿子取表字也能让家族与黄寻有所联谊,日后或可为狡兔一窟也。

    遂出言应道:“我儿得黄校尉看重,那是其福,请黄校尉为之可也”。

    “好,令子为长,当取伯字。今日听其所言甚佳,日后必不可限量,可谓千里良驹,当取骍字。就取名‘伯骍’二字如何”?

    铫盖听到黄寻为儿子取表字伯骍,思虑一番后说道:“此字有良才展骥之意,正可配拙子,我拜谢黄校尉矣”。

    说完让铫璟也向黄寻叩首行礼。铫璟虽心中不愿,但铫家毕竟承袭的乃是先汉礼制,尊长之命不可违,于是只得拜谢黄寻。

    铫璟拜谢完黄寻之后,黄寻扶起铫璟说道:“伯骍,吾与汝有取字之谊,当有以馈赠。但吾来此是为国家除贼,身兼军旅要职,无有他物,便送你一语,聊作规言。

    望汝勤勉读书,日后传承汉家经典,为天下百姓作有益之事。不说兴教万民,亦要安恤一方。你且听好:‘今日一晤,感存昭禄,效远行先,来日方长,君当奋效之也。勿负逝年韶华’。

    铫璟听到黄寻赠给自己规言,其中大半知识自己都不知道,不禁有些赧颜。但求知的探索之心

    激发,还是出言问道:“黄校尉,这其中的‘昭禄、效远行先’作何解”?

    “昭禄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其中‘昭明有融,高朗令终’而后接之句‘其胤维何?天被尔禄’两句。

    吾将昭禄二字取而用之,意在让伯骍知道‘昭昭其言,禄将自来’之理。读书学艺非是妄求名禄,而是自身修德习仁。但当有济事之才,昭禄自来之也”。

    铫璟听到黄寻的解释后,始对黄寻有好感生焉。

    黄寻又说道:“效为果效,行以行为。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毫末、垒土、足下此皆以行为也。何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植毫末,无以成巨木。不堆垒土,无以建大厦。有此行为,方有果效。

    果效在后,而行在之前。若无行,何有效?九层之塔、合抱之木、千里之行,皆是果效也。故我言效远行先也。如此解释,伯骍可明否”?

    铫璟听了黄寻的这一段解释后,当下对黄寻的才学是真正心服了。顿首拜道:“黄校尉大才也。稚子不识尊颜,失礼冒犯,还请黄校尉恕我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