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将所探查到的请况告诉黄寻后,黄寻思考一番后说道:“林邑人看来这是想纳僚人入军,扩展实力啊。不能让林邑人此计得逞。我当率本部军入中谅山与林邑相抗,破其招纳僚人之计”。说完这话,黄寻马上前去找吕光,见到吕光之后将区合率军在无编与咸驩之间的中谅山招纳僚人,欲扩展军队实力再回来攻击吴军之事告诉给吕光知晓。吕光听完之后说道:“如今想必林邑军已招纳僚人不计其数,我军当立刻出战攻打林邑围城大营。待打下大营后,即使区合招纳大批僚人回师,到那时我军已破围城大营,区合亦无法可施,只能退回林邑矣”。黄寻听到此言,劝谏道:“世叔,我军之人数与林邑大营之人数不相上下,虽前时一战击败林邑军一阵,但那时我军守营而敌军攻营,我军有地利之便,故能胜之。而今时情势不同,我军得闻此消息后仓促求战,敌军却早已稳守营垒。我军若强要争衡,势难攻拔下营寨也。到时伤损士卒,离军士气,徒劳无益矣”。“那远达有何良策”?
黄寻说道:“世叔,如今区合命桓发围咸驩,而自己在中谅山招纳僚人扩军,如此我军要时时保持警惕,此将乱我军军心也。有区合在外招纳僚人,我军就不能放心扎营对峙。所以我意率兵进中谅山剿灭区合,而后再与吕大人合力攻打林邑围城大营”。吕光听完之后说道:“远达,区合得僚人之助熟知周围地势,又得山中部族拥护,我军乃是客军,远道而来精力不济。还是待戴太守攻下都庞,除灭冉家后南下会师,与我军合军一处。而后合力并击,必能剿灭林邑军,救援咸驩”。黄寻却说道:“我自从吕隆将军征战以来,大小战事数十仗,未尝有过纰漏。今我带领本部三千六百人,不带其余部队,进山征伐,必能克之,我愿立军令状,还请吕世叔允准”。吕光见黄寻已下决心,想起吕岱对自己的嘱咐。也知道黄寻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于是答应黄寻,命其入中谅山讨伐区合。
黄寻得令之后,直接回营告知麾下诸将进山伐敌之事。吾彦说道:“如今林邑军兵六千人散布于中谅山,又有周围僚夷部族响应,我军只三千余人,兵少势孤,主将可有良计破敌焉”?黄寻说道:“林邑人在汉末纷乱之时,趁机占据象林、卢容二城立国,后又接纳桓发并吞日南郡。观林邑人行事,可知林邑人善于抓住机会取利。不过林邑人凶狡反复,趁我大吴内乱之时发兵夺地,所以我军断不能让林邑人的势力占据咸驩。我既然跟吕光请命,征伐区合,岂能无后手?我早已命徐四前去探查中谅山周围地利地势,发现中谅山的水源有一溪流和一个水潭,我欲占据溪流的上游筑坝截断水源,而后多杀动物,将其尸体腐烂之后泡在潭中以污其质。这样中谅山之水源被我控
扼,那敌军散布全山之小队必化零为整跟我们决战,我们也不用进山中慢慢清扫,与敌人小队搏杀而疲于应付了”。
吾彦问道:“主将想法虽好,但是若截断中谅山之水源,我军之水源又如何处理”。“我等在溪流上游围栏筑坝,而后命士卒挖土造塘,引水导入池塘。这样我军有取水之源,而敌人无水可用。我军在其水塘处立下大营,敌人为取水必强攻我营。到时我军以逸待劳,而敌人为夺取水源,士卒有焦虑之意,将领有燥进之心,其军心不坚,我军只需死守大营,保住水塘。敌军久攻不破,军心士气下降,只能退兵而去。到时我军则率兵追袭,彼时敌军无水解渴,又没有攻下我军大营,士卒军心身体皆衰,我军追袭必能大破敌军矣”。吾彦听到黄寻的这番计策,也觉得成效非常,应该可以破敌。计议已定,黄寻直接率领大军出发前往中谅山,三日之后,黄寻军到达中谅山。
区合发挥其兵力优势和僚人帮助熟悉地利的有利条件,将手下军力化整为零,散布于中谅山中。黄寻知道敌军有地利之便,所以派徐四打探清楚中谅山之形势后,想出了这个截断溪流,控制水源的办法。如果说区合是将十个手指全伸出来感知较量。那黄寻就是直接并成拳头,你要让我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较量,那我就缩成一拳,而且守住心脏,逼得你必须要攻打这里,不然就没有办法获得较量的胜利。水源就是心脏,黄寻控制住了水源后,这节奏就只能按着黄寻的来走了。进山之后,黄寻完全不理零散的敌军骚扰,直接将水潭污秽,而后截断溪流命大军围栏筑坝,挖土造塘,引溪流之水入塘,形成水塘。并建立大营,左右各立箭楼,可容五人同时在里射箭。大营正门,以泥土混合树桩制成,严实封闭。黄寻其实都不想从正门出去,所以将正门造成了封闭的状态,而在两侧建立了一个平台,用树木搭在中间形成一个凹口,营中低,凹口处高,士兵从低到高可以很快出去,而敌人若想从凹口处攻进来,那只要有人守住,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了防备火攻,黄寻命人将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一部分当作大营的建设材料,另一部分则被当成了滚木储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黄寻说道:“世叔,如今区合命桓发围咸驩,而自己在中谅山招纳僚人扩军,如此我军要时时保持警惕,此将乱我军军心也。有区合在外招纳僚人,我军就不能放心扎营对峙。所以我意率兵进中谅山剿灭区合,而后再与吕大人合力攻打林邑围城大营”。吕光听完之后说道:“远达,区合得僚人之助熟知周围地势,又得山中部族拥护,我军乃是客军,远道而来精力不济。还是待戴太守攻下都庞,除灭冉家后南下会师,与我军合军一处。而后合力并击,必能剿灭林邑军,救援咸驩”。黄寻却说道:“我自从吕隆将军征战以来,大小战事数十仗,未尝有过纰漏。今我带领本部三千六百人,不带其余部队,进山征伐,必能克之,我愿立军令状,还请吕世叔允准”。吕光见黄寻已下决心,想起吕岱对自己的嘱咐。也知道黄寻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于是答应黄寻,命其入中谅山讨伐区合。
黄寻得令之后,直接回营告知麾下诸将进山伐敌之事。吾彦说道:“如今林邑军兵六千人散布于中谅山,又有周围僚夷部族响应,我军只三千余人,兵少势孤,主将可有良计破敌焉”?黄寻说道:“林邑人在汉末纷乱之时,趁机占据象林、卢容二城立国,后又接纳桓发并吞日南郡。观林邑人行事,可知林邑人善于抓住机会取利。不过林邑人凶狡反复,趁我大吴内乱之时发兵夺地,所以我军断不能让林邑人的势力占据咸驩。我既然跟吕光请命,征伐区合,岂能无后手?我早已命徐四前去探查中谅山周围地利地势,发现中谅山的水源有一溪流和一个水潭,我欲占据溪流的上游筑坝截断水源,而后多杀动物,将其尸体腐烂之后泡在潭中以污其质。这样中谅山之水源被我控
扼,那敌军散布全山之小队必化零为整跟我们决战,我们也不用进山中慢慢清扫,与敌人小队搏杀而疲于应付了”。
吾彦问道:“主将想法虽好,但是若截断中谅山之水源,我军之水源又如何处理”。“我等在溪流上游围栏筑坝,而后命士卒挖土造塘,引水导入池塘。这样我军有取水之源,而敌人无水可用。我军在其水塘处立下大营,敌人为取水必强攻我营。到时我军以逸待劳,而敌人为夺取水源,士卒有焦虑之意,将领有燥进之心,其军心不坚,我军只需死守大营,保住水塘。敌军久攻不破,军心士气下降,只能退兵而去。到时我军则率兵追袭,彼时敌军无水解渴,又没有攻下我军大营,士卒军心身体皆衰,我军追袭必能大破敌军矣”。吾彦听到黄寻的这番计策,也觉得成效非常,应该可以破敌。计议已定,黄寻直接率领大军出发前往中谅山,三日之后,黄寻军到达中谅山。
区合发挥其兵力优势和僚人帮助熟悉地利的有利条件,将手下军力化整为零,散布于中谅山中。黄寻知道敌军有地利之便,所以派徐四打探清楚中谅山之形势后,想出了这个截断溪流,控制水源的办法。如果说区合是将十个手指全伸出来感知较量。那黄寻就是直接并成拳头,你要让我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较量,那我就缩成一拳,而且守住心脏,逼得你必须要攻打这里,不然就没有办法获得较量的胜利。水源就是心脏,黄寻控制住了水源后,这节奏就只能按着黄寻的来走了。进山之后,黄寻完全不理零散的敌军骚扰,直接将水潭污秽,而后截断溪流命大军围栏筑坝,挖土造塘,引溪流之水入塘,形成水塘。并建立大营,左右各立箭楼,可容五人同时在里射箭。大营正门,以泥土混合树桩制成,严实封闭。黄寻其实都不想从正门出去,所以将正门造成了封闭的状态,而在两侧建立了一个平台,用树木搭在中间形成一个凹口,营中低,凹口处高,士兵从低到高可以很快出去,而敌人若想从凹口处攻进来,那只要有人守住,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了防备火攻,黄寻命人将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一部分当作大营的建设材料,另一部分则被当成了滚木储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