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五十九章 九真(21)-第2/3页

加入书签
    姓做炮灰消耗吴军的体力。劝道:“兄长,征召百姓万万不可。他们都是守军之亲属,让他们去跟吴军拼命,安定守军非要哗变不可”。“我儿桓真镇守安定七年,手中有一支嫡系亲兵五百人。我儿临出征之时将这支军队交给我,让我紧守安定。现在吴军不过千余人,我看不用守,直接用我这法子可击破这支吴军。要是有人敢反乱,五百亲兵的刀子可不会手软。老二,你就照我说的去做。快点”。桓吉听到大哥下了命令,知道安定是桓真的地盘。现在桓真战死,作为桓真之父桓临自然拥有话语权。自己还是听大哥的办吧,反正自己也没辙。桓吉当即命令李东征召百姓准备出城作战。李东听到桓吉命令征募百姓作为消耗吴军的前阵炮灰,谏止道:“大人,安定百姓有何罪焉。岂可驱其枉死呼。况我料吴军势盛,即使驱百姓为前阵,亦无法攻破吴军。以属下之见还是严守城池,无复出战为好”。桓吉叹到:“李东,我也无法可施,这是大长老的命令。大长老手中有亲兵五百,乃是桓真出征之时特意留给大长老的。如今大长老才是安定之主,我等只有从命。你快去办吧”。李东听到原来是桓临的命令,心中骂道。这老不死的东西,儿子死了,就要拿百姓泄愤,实在是禽兽不如的东西。桓临视百姓性命如蝼蚁的做法让李东甚是反感,李东猛然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来给桓临报信是不是选择错了。不然也不必受这禽兽羁縻指挥。桓吉见李东逡巡不去,心知李东是不想办这事。桓吉也不难为李东,既然李东不想去办,桓吉就让自己的儿子桓深去办这事。桓深一直在处理粮草后勤之事,得知要让自己去征兵,当即大喜。在桓深看来这就是自己插手军务的门路了。桓深当即率领桓临的五百亲卫兵去城中征召百姓从军,不愿意的直接用刀子威胁性命。百姓性命受逼,只得忍辱从军。但是导致安定城中怨声载道,父与子别,妻与夫别,孺子号泣之声,随处可闻。桓深征募到了千余壮丁,回报桓临。桓临见桓深办事干练,于是将麾下五百亲兵的指挥权交给桓深,桓临继续卧床静养。桓深得到桓临授予的指挥权之后大喜,于是带领五百亲兵继续招募百姓,准备三日之后就出征与吴军决战。这时李东心中虽不愿出战,但毕竟自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听命。还是答应了出战的要求。

    三日之后,安定城门大开,李东统领两千守军先出城列阵。桓深则带领千余百姓新军以及五百亲卫兵随后继出。待李东列阵完毕后,桓深说道:“李东准备开战吧。这次一定要歼灭这批吴军”。李东上了战场,就把所有的不甘不愿抛在脑后,下令新军冲阵。这时吾彦早就在另一边让奉难营摆好阵势。盾兵顶盾在前,身后是长枪兵,随时能从盾兵留下的豁口刺出长枪。然后弓箭兵在长枪兵之后,举弓搭箭随时准备射

    出箭雨临敌。吾彦身边的则是大刀兵,这些大刀兵都是曾学习过摧锋营的训练方法,虽然没资格加入摧锋营,但是在吾彦看来对付这些羸弱之兵足矣。桓深招募的新军在亲兵队的刀刃督战之下,只得朝吾彦军慢慢攻来。吾彦见这些人只有皮甲着身,手拿的还是竹枪,当即知道这些人是想来消耗己军的炮灰部队。吾彦于是直接命身边的大刀兵出击,先把这些辅兵击溃再说。大刀兵有三百余人,闻令出击。两军相接,新军根本不是一合之敌,加上又是装备的竹枪皮甲,很快就被大刀兵斩杀百人以上,这些新军看到敌军如此勇猛嗜杀,吓得直接弃兵而逃。这时桓深命亲兵队斩杀逃跑之人,让新军转身杀敌。新军在督战队的刀刃之下,不得不驱走恐惧之情,拿出搏命的勇气出来作战。毕竟自己的家人都在安定,要是自己因为逃兵这一罪名被斩杀,那还不如搏命拼杀,至少不要连累了家人。新军拿出拼死的血勇气概之后,大刀兵开始出现伤亡。战场之上惧战则死,敢战却生。新军爆发出求生的本能,成功抵挡住了大刀兵的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