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告诉了黄寻一个不幸的消息,士规为报仇,率领大军进入猛陵山区,放火烧山,欲尽诛骆越人,现在已经灭杀了大半骆越部落,不知大祭师所部形势如何。黄寻得知此事,也是心中一颤,赵达之妻乌珍在黄寻出征讨伐潘逵时,将其置于娘家暂住,如今乌珍怀有身孕,可别出了什么事啊。大祭师所部对黄寻帮助良多,是黄寻最初招募军士的支持者。而且黄寻与大祭师盟誓,定要照顾好骆越一族。现在大祭师部落有难,黄寻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黄寻当即说道:“既然大祭师部落有难,我必须相救,传我令,全军在高要休整一晚,明日清晨出发猛陵”。
徐大却劝道:“且慢,远达可知我军与敌军之兵力乎?我军现在只有六千人,而士规攻破广信后得到支持者加入其军队,又从交趾带来的军队本来就有万余人,而今加上广信加入之军我恐怕其现在有一万七千人,我军人数较之太少,去了犹如以卵击石啊”。
黄寻不以为然说道:“徐大哥可还记得我初次指挥作战的高岭坡之战。当时我军只有千人,而士规之父士彦有三千军,最终还是我军赢了。士家之军虽众,但军力不比我军。只要我军能施计策分断士规大军,而后可各个击破矣”。
“远达,不要坐望自大,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时我军同仇敌忾,抱着不胜即死的决心,故而能得胜利。现在我军虽有六千人,但其中有三千人是钱氏之军,他们能跟我们一心去与数量比我们多的敌人浴血搏杀吗?到时你提出此议,钱氏必然不干,我恐未与敌军开战而变乱自生啊”。
黄寻听到徐大的话,也觉得让钱氏跟自己去跟士规搏命,似乎有点天真。钱氏肯定以保全自身为主,怎会与自己一心跟士规搏命。到时若临阵逃跑,那真就是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黄寻想到也许是自己久没作战过了,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于是说道:“但是大祭师部落陷入危险,我必须要救他们啊”。
“远达,你怎么脑子突然不灵光了。士规既然率领大军进山消灭骆越人,那广信定然兵力甚少,以我军人数,直接袭击广信,围魏救赵逼士规回援,那大祭师部落之危可解。广信是士规的命门,其得知远达亲自攻打广信,必会舍骆越前来与远达作战,到时我们再退军即可”。
黄寻听到徐大的这条计策,也觉得自己最近脑子怎么了,突然就忘了在此形势下,围魏救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黄寻反省之后,得出结论。应该是跟吕隆身边待久了,学会了吕隆那纸上谈兵的习气。
吕隆虽有小计,但鼠目寸光。只图跟自己大哥争夺吕岱继承人之位。自己虽然辅佐他灭了罗厉,因而被封为平越将军。但是其还是一个不堪实务的公子哥,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以为别人会照着自己设定好的计策行事,殊不知别人也会反手将计就计。观这次代嫁之事就可知道,他起先并不听黄寻之策,反说这是自己家事让黄寻不要插手,黄寻也是想了好久的措辞才说通了吕隆。
这件事也耗费了黄寻不少的脑细胞,怪不得这次出征,黄寻一时没进入状态,实在是脑子有些过载了,需要有旁人给个刺激来提纯一下。徐大就是这个刺激,让黄寻一下从过载状态回神了。
黄寻马上采纳徐大之策,并说道:“既然要去攻打广信,那就必须要确保退路。高要自吴述被灭以来就掌握在朝廷之手,我意将高要设定为我的后营,待我军将士规之军引回广信后,就撤退回高要戍守。这样我军有据守之地,也不用担心补给问题了”。
徐大回道:“远达你说的对,将高要设为我军后营的确甚好。高要离番禺较近,我军可立马得到番禺的粮草支援。这样无论士规是打算继续扫荡骆越人还是攻击其他城池,都要顾忌我军。若能将士规大军引来高要,我军守城与士规作战,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士规军兵械都不如我军,若能守城与士规作战将大大消耗士规的军力,也不用担心士规进犯番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黄寻当即说道:“既然大祭师部落有难,我必须相救,传我令,全军在高要休整一晚,明日清晨出发猛陵”。
徐大却劝道:“且慢,远达可知我军与敌军之兵力乎?我军现在只有六千人,而士规攻破广信后得到支持者加入其军队,又从交趾带来的军队本来就有万余人,而今加上广信加入之军我恐怕其现在有一万七千人,我军人数较之太少,去了犹如以卵击石啊”。
黄寻不以为然说道:“徐大哥可还记得我初次指挥作战的高岭坡之战。当时我军只有千人,而士规之父士彦有三千军,最终还是我军赢了。士家之军虽众,但军力不比我军。只要我军能施计策分断士规大军,而后可各个击破矣”。
“远达,不要坐望自大,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时我军同仇敌忾,抱着不胜即死的决心,故而能得胜利。现在我军虽有六千人,但其中有三千人是钱氏之军,他们能跟我们一心去与数量比我们多的敌人浴血搏杀吗?到时你提出此议,钱氏必然不干,我恐未与敌军开战而变乱自生啊”。
黄寻听到徐大的话,也觉得让钱氏跟自己去跟士规搏命,似乎有点天真。钱氏肯定以保全自身为主,怎会与自己一心跟士规搏命。到时若临阵逃跑,那真就是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黄寻想到也许是自己久没作战过了,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于是说道:“但是大祭师部落陷入危险,我必须要救他们啊”。
“远达,你怎么脑子突然不灵光了。士规既然率领大军进山消灭骆越人,那广信定然兵力甚少,以我军人数,直接袭击广信,围魏救赵逼士规回援,那大祭师部落之危可解。广信是士规的命门,其得知远达亲自攻打广信,必会舍骆越前来与远达作战,到时我们再退军即可”。
黄寻听到徐大的这条计策,也觉得自己最近脑子怎么了,突然就忘了在此形势下,围魏救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黄寻反省之后,得出结论。应该是跟吕隆身边待久了,学会了吕隆那纸上谈兵的习气。
吕隆虽有小计,但鼠目寸光。只图跟自己大哥争夺吕岱继承人之位。自己虽然辅佐他灭了罗厉,因而被封为平越将军。但是其还是一个不堪实务的公子哥,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以为别人会照着自己设定好的计策行事,殊不知别人也会反手将计就计。观这次代嫁之事就可知道,他起先并不听黄寻之策,反说这是自己家事让黄寻不要插手,黄寻也是想了好久的措辞才说通了吕隆。
这件事也耗费了黄寻不少的脑细胞,怪不得这次出征,黄寻一时没进入状态,实在是脑子有些过载了,需要有旁人给个刺激来提纯一下。徐大就是这个刺激,让黄寻一下从过载状态回神了。
黄寻马上采纳徐大之策,并说道:“既然要去攻打广信,那就必须要确保退路。高要自吴述被灭以来就掌握在朝廷之手,我意将高要设定为我的后营,待我军将士规之军引回广信后,就撤退回高要戍守。这样我军有据守之地,也不用担心补给问题了”。
徐大回道:“远达你说的对,将高要设为我军后营的确甚好。高要离番禺较近,我军可立马得到番禺的粮草支援。这样无论士规是打算继续扫荡骆越人还是攻击其他城池,都要顾忌我军。若能将士规大军引来高要,我军守城与士规作战,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士规军兵械都不如我军,若能守城与士规作战将大大消耗士规的军力,也不用担心士规进犯番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