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二十五章 平叛(终)-第8/10页

加入书签


    骨力裴罗回到自己队伍中,夷越战士们见到统领回来自然高兴,战士们也想进攻救出统领,无奈陷井太多,冲过去的战士反而损失残重,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骨力裴罗回来了。骨力裴罗告诉手下投降之事,手下们一阵惊愕,待骨力裴罗解释了自己的遭遇后,都明白了统领为何作此决定。接下来骨力裴罗带领这群手下前去东面汇合在东面抵抗唐咨的夷越战士。说回黄寻这方的战事,黄寻让赵达继续以强弓吸引罗本的注意力,但是暗中却派乌力录的越绝营从另一条小路攀上山头,乌力录趁罗本的注意力都在赵达这面的时候,潜袭成功,直接砍杀掉巡逻士卒登上山头,然后迅速从后面包抄罗本军。罗本军的注意力都放在赵达所部,不意后方敌人突袭,当下被砍倒一片,罗本这才惊觉,忙带人去跟越绝营搏杀。赵达见乌力录得手,命摧锋营战士弃掉弓箭,拿出大刀,前后夹击罗本军。在前后受敌的情形下,罗本见抵挡不住,只得弃了南面山头,往主营撤退。罗本撤退后,黄寻也登上了山,命全军休息一刻钟,然后再攻打主营。这时骨力裴罗到达东面战场,命令夷越战士投降,夷越战士听到统领之命后,纷纷向唐咨投降,这时骨力裴罗单膝跪地向唐咨禀告自己被留赞收降之事。唐咨得知骨力裴罗投降,当然欣喜。骨力裴罗是敌军之胆,如今骨力裴罗都投降了,此战基本上已经胜利了,接下来只需攻破叛军主营就行。罗夫人在主营中呆坐着,罗本跑进主营里,对罗夫人说道:“主母,属下作战不利,让吴军攻下了南面,还请主母速调骨力裴罗前去南面杀敌,打退吴军”。罗夫人看了下罗本,眼神黯淡,有气无力地回道:“不必了,骨力裴罗降了”。“什么”。罗本听到这话,瞬间心防崩溃。“主母,骨力裴罗可是主公的心腹大将啊,怎么会降了呢?主母你别跟属下开玩笑,属下可承受不起啊”。罗夫人看了看罗本,不再说话。罗本见到主母没有反应,急忙出帐问主母护卫,护卫告知罗本,士卒亲眼看到骨力裴罗带东面之军全部向吴军跪地投降,马上就来报告主母,主母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没有再说一句话。罗本这才确信骨力裴罗是真的投降了

    ,罗本急的原地乱跳,这可怎么办?罗本原地跳了几圈,终于想到,大势已去,自己也可以投降吴军啊。但是向哪一面的吴军投降这是个问题,于是派出手下,打探四面吴军统领是何人。当得知骨力裴罗是向北面留赞投降并回去统领东面之军向唐咨跪降后,罗本马上知道这两人自己不能再投了,因为他们已经收降了骨力裴罗,自己这不如骨力裴罗的人去投降,显不出自己的价值,而得知南面的黄寻只是个都尉的官职时,也觉得不行。当得知西面的诸葛恪乃诸葛瑾之子,是吴国的大官公子后,罗本眼睛一亮,当即带领自己手下还残余的两千余士卒前往西面。诸葛恪这次杀敌可谓无比顺利,西面根本没有多少敌军防守,所以诸葛恪一下就攻上山来,清剿了山头上的敌军后,诸葛恪也暂时令部下休整,同时派人打听其余各方形势。因为上一次自己可是被坑惨了,这次一定要谨慎一些。这时手下来报,敌军有人来请降,诸葛恪听到有人来请降,也怕是敌军的计策,当即下令,让请降的人把武器都卸了独身进来。若是那人犹豫就肯定是计,直接斩了。罗本得知要自己独身进帐,当下心想死活就看这一遭了,于是丢下武器,随护卫进帐。进来之后,罗本马上向诸葛恪下跪,并说道:“小人罗本参见大人,小人本是罗府家奴,被主母下令袭杀罗素,才不得已参与其中,现在天兵到来,一战而破作乱之兵,小人得有自由之身,所以马上前来归降朝廷,我手下还有两千余人俱愿跟随自己投效朝廷,还望大人收留”。罗本这番话说完,诸葛恪当即大喜,喜的是有两千余人归了自己,按照吴国的军制,将领出外征战,若收得降兵,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纳为自己部曲,而不必上交国家。这也就是说,这些兵投降之后,都是诸葛恪的了,诸葛恪怎能不喜。马上说道:“既然你有幡然悔悟之心,我便准你之降,你且起来继续带兵,随我一起攻破叛军主营,到时不仅能得宽宥,还能立下功劳”。罗本知道成了,自己这关过了,忙起身跟随诸葛恪攻打主营。这时四面之军都已来到叛军主营,诸葛恪看到已经围攻主营,于是召集大家开会说道:“此战你们都已立下功劳,就我还尺功未立,这攻下叛军主营的事,你们不会跟我抢吧”?留赞先前因被骨力裴罗击退,导致诸葛恪不知形势大败亏输,心中有愧,所以不欲与诸葛恪争,而唐咨也是超然世外。黄寻见此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在这场面上插言,那是彻底得罪死了诸葛恪,自然也不发一语。诸葛恪见没人回话,知道众人都默认了把这功劳给自己。于是当下命罗本率领刚投降的军队攻打主营,罗本也知道这是投名状,于是也决定奋力应战,欲在自己新主子面前搏个好印象。这时士卒来报,叛军派人来投降,请大人处理。诸葛恪正要拿叛军主营当战功,怎会同意。说道:“这时候才来投降,早干什么去了,传我将令,全军攻营,务要斩杀叛军,一个不留”。罗本听到这话,心中一凛,交州天气虽然酷热,但罗本心中是寒冷刺骨。罗本带领自己手下开始攻营,对面虽然都是熟面孔,但现在是敌人只能用武器说话。双方在背叛与鲜血里互相纠缠。罗夫人得知吴军拒绝了自己的投降请求,心中一叹,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好在自己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只是苦了孩子了,罗夫人让自己信得过的亲卫带孩子下山逃命,罗夫人终究还是想孩子能逃出生天。不然孩子才七岁,不该跟自己一起死在这里,他还有大好的年华。罗夫人也不知道孩子到底能不能活下来,但总有个期望。接下来罗夫人将准备好的绳子缠向军帐的大梁上,最后看了一眼孩子离去的方向,道了一声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