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四章 初临(4)-第4/7页

加入书签
    进入太守府正厅,见其上端坐一人,三缕长髯,文质彬彬,但其眼中的精光,却让黄寻知道这人实有才能,不可小觑。黄寻上前叩拜道:“草民黄寻见过太守大人”,等了一会儿,才听到周鲂说道:“起来吧”,黄寻起身。“我已看过侯爷之信。不过我却以为汝乃是逞口舌之力,却无实务之能。侯爷信中说道,宴饮之时,众宾客皆华服就身,而汝独以布衣见之,侯爷责难与汝,而汝发华服之辩,侯爷异之,遂赐名于汝。但今汝入太守府见我,盛服见之,未见我面,先行叩拜。一副小人嘴脸,我观你言行不一,实乃是沽名钓誉之辈。我恐要谢绝侯爷之意。汝从何处来,就从何处去”。黄寻闻听此言,心中慌乱,未想到一见之下,就要被扫地出门。急忙开动大脑,过须臾,心中已有计较。黄寻正衣冠,拱手说道:“太守大人此言差矣,不知大人可读战国策?其中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之与徐公孰美,三问之,而其妻,其妾,客人皆回君美甚。而忌亲与徐公比之,而知己不如徐公美。后忌以己之自美为过,劝谏齐王。而齐王纳之,遂王齐霸业。而太守大人以我盛服面见,而于我往日言论不符,认为我乃言行不一之人,岂不是如邹忌窥镜而自视,自认为以己身之学识,可论人之短长,殊不知如徐公者而笑君之鄙薄也”。“大胆,你是说本官说错了吗,还是说本官如邹忌之辈,固步自封”。“以我观之,大人还不如邹忌”。“好一个狂徒,我倒要听听你有何话说,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本官就治你个藐视上官之罪,就算侯爷来救你,你也免不了一顿苦吃”。“大人请听,我之所以盛服来见,先行叩拜,是因此乃太守府,而大人此时身份乃是国之官员,我依上下尊卑,行礼守法。又我受侯爷之荐举,前来大人麾下效力,若是布衣就身,岂非失了礼数。而在宴饮之时,是在贺府之内,我乃是住于贺府,侯爷按伦理辈分乃是我外祖,我非宾客之身,故在家中,布衣行走,有何违礼犯法之处。当时乃私宴,而此时是公事,公私分明,服饰分时。若是太守大人设宴,我为客人必然华服就身,是因太守大人乃我上司,此乃公事,吾岂敢以私废公。一年之中,四时交替,夏着纱,冬着袄。此自然之数也。私着布衣,公着华服,此伦理之序也。今大人为王上牧守鄱阳郡,山越大军造反,残杀百姓。寻以一腔报国热血前来助大人剿杀叛贼,而大人却要逐我而去。反观邹忌讽齐王而使齐国成霸。以此论之,大人还不如邹忌也。大人我之所言,句句真心。大人以之看来可明黄寻之心也”。

    周鲂听完此言,沉默良久,说道:“你之才能从你举事说明,我已看出,我承认你却有其才,但是以我看来,你之才干,可为文吏,为何非要投入军伍”?“不瞒大人,我直言相告,我父母俱都仙逝,今投靠舅父家,而舅父也亡。是舅母及表弟收留之,我发下誓言,一定要报此恩,所以我来投军,一是为能为国出力,而是为了给表弟建立部曲,好让表弟出仕之后,有可用之军”。“嗯,据我所知,你舅父孙泰有自己的部曲啊,为何又有此言”。“大人不知,舅父亡故后,王上将舅父之兵大部分给征北将军,只留一小部在夏口屯军。所以表弟无自己部曲,故我欲为表弟重建部曲,以为家族之基“。好吧,既然有侯爷举荐,而你也却有才干,我封你为军司马,领500兵。等会你去军营向主簿领兵就是。“多谢大人”。“好了,退下吧”。黄寻退出太守府,这时徐大,赵达等人过来询问情况。“主人,如何了”,太守大人已封我为军司马,将500人。现在我们去军营领兵。“主人且慢”,赵达上前说道,“主人须知,领兵要有调兵令,太守大人可曾发下”。黄寻闻之,不禁在心中哀叹,这太守大人心真小,又给我挖了个坑。还好赵达先给我说了其中关窍,不然空手而去军营领兵,到时问起无调兵之令,又是自取其辱。“太守大人未曾发下调兵之令”,“这.....”。“今日我见了太守大人,想必是太守大人公务繁忙,一时忘了,待明天再去请调兵令。我们先安顿好住宿之地再说”。众人听闻,自然无话。但是黄寻共47人还真不知道去哪安宿。黄寻对这个早有考虑。于是黄寻带着赵达等人又来到了守城官这里,守城官见黄寻无事又来,哪还不知道黄寻是真的高官之后,世族之子,毕竟进了太守府,又没事人一样从太守府到了城门。守城官深怕黄寻记仇,忙上前拱手问道,“不知黄公子前来有何事,若是前面拦阻之事,还请公子见谅,小人也是例行公事啊”。“呵呵,大人不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