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师败讯-第5/6页

加入书签
        就在史可法替先帝悔不当初的时候,他的副手-旁边站着的兵部侍郎吕大器赶紧打断了他:

        “史大人,您就莫说当初了,还是说眼下吧,我看眼下三位皇子落入闯贼之手,也是吉凶难测,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以血缘亲疏论,逃难出来的福王(万历帝孙,朱由崧)和潞王(万历帝侄,朱常淓)两位小王爷是和先帝最近的皇家血脉,而且都在淮安,离金陵不远,我们应当尽快在其中挑选一个,把他迎来,拥立为帝,依托南京现有的六部,重建朝廷,恢复大明,这样进可以恢复京师,退可以保有江南,最为妥当。”

        这吕大器素来严猛,所以说话很直白,但他似乎忘了目前躲在广西的桂王(万历帝子,朱常瀛)和惠王(万历帝子,朱常润)都比刚才提到的那位小潞王的血脉要近的多。

        而史可法听了这话,也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沉吟道:

        “那我们应该……”

        这时东林党大佬——户部尚书高弘图立刻接话到:

        “我看应该……”

        史可法闻言,连忙举起了右手,止住了了他下面的话,随后又摆了摆手,示意清场,于是除了史、吕、高和南京詹事府官长姜曰广等几位高级官员外,包括柳振民在内的其他中低阶官员都识趣地站到了大堂外面。

        ———————————————

        作者有话说:

        对于喜欢快节奏的读者,本书的所有“作者有话说”均可直接跳到下一章,尤其像这一章这么长的“作者有话说”。

        各位同好:

        南明史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沉痛的一页,华夏政权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都从来没有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完完全全败于外敌之手:古代史上最强大的外敌蒙古帝国,灭亡我们概念中那个弱小偏安的南宋,都用了几十年时间;而近代史上最厉害的外敌,日本,则干脆被我们顶住,并且最终打败了。

        而历史上那被长期指责为偏安的南朝,更是传了晋宋齐梁陈五朝,一直等到北方重新变成汉人政权——隋朝后,才被重新统一。

        所以这段历史虽然不长,但正如顾先生所说,是一段非常需要总结教训的历史。而在这段汉奸空前猖獗的历史里,华夏民族中那些最英勇分子的民族意识和不屈血性,也从未表现的如此充分。虽然他们现在不怎么被提起了,但我认为,就像抗清义士张煌言死后能够在西湖和岳飞、于谦比邻而居一样,他们那一股血气,早已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有英灵的不朽魂魄一样,深深融进了我们每一个华夏人的血液里,不可分离。

        所以我决定写下这个故事,而这个沉痛悲壮的故事将会以南明的一位兵部官员柳振民为核心,尝试串联起明清交替历史上那些著名人物,因为当时的人物是形形色色的,所以柳振民的经历也会是跌宕起伏的。而从这样一位和明清易代时期诸多著名人物关系交错的主角,其数十年奔走救国的历程当中,我们或许能看到南明小朝廷的败亡之因,但也能看到华夏五千年血胤不绝之由。

        六镇民

        起于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