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洪承畴找到了新出路却无法求救-第2/2页

加入书签
  祖大寿回到府上后同样是想到了许多,他之前也只是一时嘴快,但没想到这确实是一条出路。

  他祖大寿愿意降清吗?不愿意啊,但是有何办法?整个祖家都系在他一人身上,不降有何办法?

  若是他不是心向大明的话,他怎么可以有降清之后又复归大明?只赖这大明朝堂真是太拖后腿了,但凡给足他银两与粮食武器,他祖大寿也是愿意与建奴殊死一拼的。

  洪承畴在反复看了他之前搜集到的杨子正的资料后,他确信杨子正是真的能成大事之人,况且人家已经做成了事了。

  只是他说两京不陷不北上大明一步,这有些迂腐了……

  不对,以杨子正的野心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断自己前路的决策?若不是断自己的前路,那他又为何说出如此之言?

  洪承畴是一个极其聪明之人,要说方以智是个人才,那还只是一个未被证实的大才。

  但洪承畴却是一个一路以真才实学爬上高位的经验丰富的宰相之才,要不然为何他能在大明这党争倾轧的庙堂几乎未受到任何党派的重型攻击下爬上高位?

  面对庙堂政治他有手腕,在面对流寇时他同样的有手段,他就能在西北打得闯王抬不起头。

  所以,出于一个老谋深算的习惯,他同样的去分析杨子正。

  “两京未陷之前,不北上踏入大明半步……”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人说出来的没有智慧的话。

  但偏偏一切的证据却表明杨子正反而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一个大智慧之人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呢?

  洪承畴慢慢的敲着桌沿细细的思考着,这里面是不对的,不可能两种截然不同水平的说出相同的话。

  要么杨子正的大智慧是假的,要么这话有深意……

  对,这话有深意,是什么深意呢?什么呢……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杨子正笃定大明两京必陷,所以他说的话就不存在断他的前路了。

  还有一种是为了迷惑众人,让人觉得他看似大智慧实则是胡言乱语之辈,只是,这个目的是什么?

  一个胡言乱语之辈,众人会是什么感觉?轻视。

  众人轻视不关注了才有机会发展……难怪,难怪,他能不动声色的统一了安南,并接管了安南。

  大智慧啊大智慧……他真的断定了大明两京会陷,也就是说他断定了大明会灭。

  大明一灭也就是他北上之时,所以他还是要北上的。现在不北上是……积攒实力。

  积攒实力,这……仿佛能说明他为什么要去安南发展了。

  既离开了是非之地,又能安心的积攒着实力,想想这大明、流寇、建奴三方,大家相互打来打去,怎么可能安心的积攒实力呢。

  所以……

  洪承畴一拍桌子,他有些激动了。

  现在他的问题是如何联系上安南的杨子正呢?这是个大问题,这万里迢迢的……中华商行啊,只是这辽东没有中华商行。

  唉,这该死的建奴,竟然把他身边所有人都给支走了,现在他想联系外人都不行了。

  怎么办?怎么办?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