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崇祯:我如此努力,为什么总有庸臣误国?

加入书签


  杨子正没有给李信与红娘子安排什么,只是问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是想从文还是从武,从文就是学习如何掌管一方,学武就是去中华民军,先从军事学堂开始。

  最后红娘子坚持从武,因为她被杨子正夸成她是与秦良玉将军一般的人物,  所以她觉得自己要对得起这个夸奖,所以要从武。

  所以,她开始带着娘子军们接受中华民军的系统性的训练与管理,还有军事学习。

  而李信呢,则是进入了超强的科学知识补习中,也跟着陈维崧他们一起经常性的去下到基层,  去到工厂,  走进工地,做调研,  做研究,了解民情,然后加入杨子正平时的小班子学习圈。

  等到安南的雨季结束,众人依然没感觉到这是秋天来了,农家们的第三季种植也开始了,。

  中华邮行的建设部已经打通了自北到南北起谅山,现至广平灵江,跨过灵江就通往了南阮,就是这个横山不好跨。

  不好跨的意思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并不是不能。

  哪怕阮福澜再怎么不情愿,他也不得不派人去修路,因为这路不可能让北边的人来修。

  中华民军的训练已经完成了成军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排兵布阵的演练,又或者是新武器的掌握都已经达到了最初设想的基本要求。

  这就是茅破虏的能力,  能在辽东当上副总兵的人绝对不是夸夸其谈之辈,是有能耐的,而早前杨子正让他推荐将军过来,他也没写信给任何一位之前的部属。

  他希望自己纯净一点,中华民军纯净一点。

  其实单兵的训练经过半年的时间达成初步目标不是最喜人的,最喜人的是中华军事学堂的学员们的进步,半年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掌握了基本的兵法知识,各种情形下的作战方法与方略等等。

  有了良将,有了勇卒,这就心里有了底气。

  于是在杨子正的建议下,大都督府开始筹建一支基础的水军,目前只招收五千人,先在中华农庄造个大湖,模拟水浪,海上遇敌之类的简单训练,实在是不敢拉到大海上去,一拉出去就曝露了。

  当然,现在安南的几方势力就没停止过打探中华农庄内部是不是有在训练军队,别人又不是傻子,  会没想到这个。

  但对方就是没有证据,  也奈不何,他们太小瞧中华邮行的保密工作了,中华邮行的保密工作是做到上上下下,从高层到看门的,再到普通的农民工人,面对陌生人及有意打听者都会闭口不言。

  一直到年底,安南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发生,杨子正他们苟着发展,既不张扬也不特别的隐藏。

  当然,杨子正谋得了发展空间,之前大明朝廷内外都以为大明在年初打败了张献忠后会迎来一个调整期,但事实上并没有。

  按下了个张献忠又出来了个李自成,李自成一路打到了洛阳。

  而辽东呢?建奴开始围困锦州城,看似大战也要一触即发,此时的大明哪还有什么空间来调整来休养?

  一门心思搞钱粮也是实在事,本来之前想攻讦科学,攻讦《中华邮报》及杨子正的声音也被压下去了。

  曾永就在北京跟几位内阁说了,现在中华邮行在帮大明在安南在湖广粮食,而朝廷内还有人却在攻讦《中华邮报》,科学,以及杨子正。那中华邮行只好断了与朝廷的粮草合作关系,也断绝中华邮行与朝廷的邮驿合作,让那些攻讦的人去想办法去。

  一开始内阁还不在意,但等他们回去一算,发现这中华邮行几乎承担起了当前大明朝廷的粮草调度与买卖的一半以上,这可吓坏了内阁与皇帝,这要是被中华邮行给断了,那就真出大事了。

  “为何会让中华邮行如此做大的?让他们掌控了朝廷的粮草调配与交易的要事的?”当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他质问着他的大臣们,他觉得大臣们不会做事,净把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他突有了一种想把所有的大臣换掉的冲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