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韩赵魏49 乐毅伐齐

加入书签


        燕昭王自从即位之后,日夜想着向齐国报仇雪耻,对于下属关爱有加,谁家里有个红白喜事,直接下属不管多忙,亲自登门慰问,间接下属如果自己实在没有时间,便派人以自己的名义慰问,对于孤寡老人每年选几户社会威望高的都要亲自嘘寒问暖,社会威望差一点的,派人抚慰;

        并且与士卒同甘苦,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只要燕昭王有时间,穿上士卒训练服装,在旁边亲自擂鼓助威,陪伴士卒训练;

        对于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更是礼遇有加,不惜降低身份请教,四方豪杰,纷纷投奔燕国。

        有一位赵国人名叫乐毅,是乐羊的孙子,自幼好学兵法。

        当初乐羊受封在灵寿,后代子孙就在灵寿安家落户。

        魏国的强盛昙花一现,魏文候死后,魏国很快衰败,在乐羊攻陷中山国二十九年后,中山国复国成功。

        到了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崛起,出兵灭掉了中山国,占据了中山国的地盘。灵寿属于中山国的一个县,所以乐羊是地地道道魏国人,现在的乐毅是赵国人。

        赵主父赵武灵王沙邱之乱时,乐毅为了避乱,带着全家离开灵寿,去了大梁,想为魏国做事,可是得不到魏昭王的信任和重用;听说燕王筑黄金台,招致天下贤士,就请求出使燕国,以使者的身份面见燕昭王。

        燕昭王有个习惯,各国使者来了以后,先按国家礼节接见以后,便把使者请到偏殿叙话,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方式,谈话更随意,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各国情况。

        乐毅被请到偏殿,虽然还是国君与外国使者,在这里气氛就融洽得多,燕昭王问了些魏国国情,乐毅一一作答,并且阐述了自己对各国形势的看法和见解,还聊起了兵法,燕王了解到面前的这个人才能非凡,再次起身,请乐毅上座,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乐毅。

        遇到有能力的人燕昭王都是这样。

        乐毅谦让不敢当,燕王一再坚持,他说:“先生生于赵国,在魏国为官,来到燕国就应该是贵客。”

        乐毅这才移位到上座。

        面对恭敬坦诚的燕昭王,怀才不遇的乐毅由衷地说:“臣在魏国,是为了躲避乱世,图个安稳,如果大王不嫌弃我能力低下,我愿意留着燕国做您的臣子。”

        燕王喜出望外,立即官拜乐毅为亚卿。

        不知道乐毅的小伙伴一定知道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就是辅佐齐桓公称霸的那位,乐毅就在这位。

        此后,燕昭王常常与乐毅商议国事,对乐毅言听计从,乐毅深得国君信任,也感觉自己遇到了英明的主公。

        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是人生最舒心的事情了,乐毅把自己家宗族全部移居燕国,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燕国人。

        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普遍,乐毅在魏国不被重视,他在不在魏国,魏昭王根本不在乎。

        这段时期,齐国最为强盛,四处侵伐诸侯,齐湣(min)王竟然有了取代周天子的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