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郑僖公被杀

加入书签


        楚军吃了败仗,婴齐羞愤成疾,没有回到郢都,便病死途中。

        婴齐战败的同时,楚共王收到郑国投降晋国的消息。

        吴国是小国,翻不起什么大浪,郑国是楚国在中原的脸面,必须争回来。

        楚共王任命弟弟公子贞为令尹,大阅师徒,出车五百乘伐郑,因虎牢关有重兵把守,不走汜水这一路,绕道许国经过颍(yǐng)水而来。

        晋国刚走,楚国又来,郑僖公髠(kūn)顽又害怕了,召集六位上卿商议退敌之策。

        这六位上卿是:公子騑(fēi)、公子发、公子嘉,他们三人都是穆公的儿子,是僖公的叔祖辈,公子辄[zhe]、公孙虿[chài]、公孙舍之、三人是穆公的孙子,承袭父亲的爵位位列上卿,是僖公的叔叔辈。

        这六卿在朝中执政,颇受人们尊敬,可是郑僖公却是心高气傲,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尤其他自作主张,没有听从父亲嘱托,轻易投靠晋国这件事,让这些老前辈很窝火,不舒服。因此君臣不和,尤其是上卿公子騑更是不满。

        今日集合商议,郑僖公的意见是闭门坚守,等待晋国来救援。

        公子騑当即表示不同意,说:“有谚语说‘远水不解近火',不如投降楚国。”

        郑僖公反问:“投降楚国,那晋兵又来,那可怎么办?”

        公子騑回答说:“晋国和楚国都争夺我国,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强国作为依靠。今后把礼物准备好,楚国来和楚国结盟,晋国来和晋国结盟。这样一来,两国势必会正面交锋,让他们去打仗,那样的话强弱自然分出来了,我们选择一个强国不就可以了吗?”

        郑僖公不同意,说:“如果以你所说,整日里左右摇摆被动结盟,年年不得安宁。”然后不再讨论,派使者向晋国求援。

        诸大臣担心得罪公子騑,没人敢答应去。气的郑僖公没办法,最后决定自己去。途中在驿舍过夜时,公子騑指使门客杀死僖公,扬言急病身亡,立公子嘉为国君,称为郑简公。

        郑国新君即位,派使者到楚**中来见公子贞,解释说:“与晋国结盟都是髠[kūn]顽安排的,现在髠顽已死,郑国愿意与楚国结盟,依附楚国!”

        公子贞把郑国归顺的消息报告楚共王,得到楚王同意后,与郑国签订盟约后,罢兵回国。

        晋悼公听说郑国又与楚国结盟,和众大臣商议。

        荀罃[ying]说:“郑国是中国的枢纽,成就霸业必先制服郑国。”

        韩厥很久以前就看出荀罃能力超群,趁这个机会说:“子羽(荀罃的字)见识高明果断,只有他才能制服郑国,我年岁已高,头脑不灵,愿把中军元帅的职位让给他。”

        晋悼公开始不肯,韩厥坚决坚持,不断陈述理由,坚决让出元帅的位置,悼公这才答应。

        韩厥告老回家,荀罃为中军元帅,统领大军伐郑,大军刚到虎牢,郑国人就来投降,请求签订盟约,荀罃得到晋悼公许同意以后,签了盟约,班师而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