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没有反派的电影【求订阅】-第2/5页

加入书签
    虽然这个故事在这个世界并没有原型,但是患上这个病的患者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

    还有影片本身高开低走的质量,以及其在题材上的挖掘程度,又让它显得并非那般无懈可击。

    在很多影评人的眼中。

    《药神》绝对是比不上《忠犬八公》的。

    甚至对他们来说,《药神》只能算是半部好片。

    还是那句话。

    这些影评人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拿它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比,

    结果很明显,肯定是比不过的。

    如果在对题材表达的充分和深度上分成五个级别的话,《达拉斯》基本做到了底,《药神》大概也就是三级水平。

    不过,

    这些影评人也知道这点并不能拿来大书特书。

    毕竟,这只代表他们的观点。

    他们并不能取代观众。

    这部片子虽然不适合他们,但是绝对适合观众。

    当然。

    光是以对题材的挖掘程度去评判,无疑也是片面的。

    但是《药神》在表达和艺术效果上,也差《达拉斯》很远,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它所呈现的故事看起来比前者更加的贴近华国的观众。

    如此真切,自然就能将其本土性优势尽数发挥出来。

    此外,它还遵循了现实主义框架中塑造英雄的手法,并以这种方式去表述更大的命题。

    这一点与许多韩国电影不谋而合,既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去展现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问题。

    不仅如此,本片在服化道等许多方面都非常“韩影范儿”。

    但是《我不是药神》最终通过一个极其和谐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却少了许多余绪,消解了类似韩影中那种温暖与冰冷交织的纠结况味。

    因为素材的缘故,《我不是药神》自然有着非常强烈的严肃性,但它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或纯粹的现实主义电影。

    主要在于其对一众小人物的把握,是完全遵循类型片范式的。

    这种类型化的角色弧光,我们在好莱坞等主流电影中看到过成百上千遍了。

    但它仍然奏效,仍然能打动观众。

    三个字来形容。

    “同理心。”

    因为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情感的存在,所以电影便可利用这些类型化角色让观众产生共情。

    但是,《药神》在人物塑造上仍会给人浅薄刻板的感觉,有功能性的意味在里面。

    程勇作为主角,再加上徐争还算到位的演出,称得上是类型角色中较为饱满的刻画。

    为什么在很多影评人的眼中,《药神》只能称得上半部好片。

    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药神》在故事建置的阶段还算尚可,虽然没有任何新颖的叙事手法,但是分寸拿捏的好,足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几位主要角色的登场也都显得错落有致。

    结果到了一年后的情节出现之后,影片作者似乎再也沉不住气了,急于向观众输出边缘群体那所有的挣扎、无奈、艰难与彷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