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灵魂感召【求订阅】-第2/7页

加入书签
    那就是国师。

    没办法,国师只能被迫营业。

    对此,国师当然不能拒绝,他要是拒绝了。

    鬼知道明天这些媒体会怎么写他呢。

    只能面无表情的说道:“陆晨是一个熟练规则、老于世故的精明电影工匠,但同时也是一个重视艺术、不屈己身的创作者……” …

    国师不愧是国师。

    心胸还是挺大度的嘛。

    虽然夸人的方向有些奇怪。

    但的确是在夸陆晨。

    国师还举了例子。

    “同同样以真实人物,甚至直接沿用了所有的人物姓名和公司名称作为题材的《社交网络》。

    便是将伯格对于他人的人际相处困难放在了电影的开头来呈现。

    并逐渐将之深入,引导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问题:伯格身上宛若天才共性一般的极度自信与极度自我。

    一方面,它阻碍着伯格与团队成员的关系,影响着伯格包括爱情在内的私人生活,但同时,它也正是伯格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让伯格能够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技术,排除所有干扰的声音。

    在电影的开头,导演就已经非常巧妙地提出了这一点。

    FACE雏形网站的创建,让伯格靠着自己的才能走出了第一步,但也让他第一次招惹了全校女生的不满,将自己失去了相当一部分人际圈-——没有天赋,便无法开始,但天赋和开始的背面,就是对他人的伤害、人际的失去。

    这为电影的主题进行了出色的定调-——属于天才的封神之路:

    越成功,便越孤独。

    如果没有对伯格阴暗面的揭露和挖掘,电影只会是呈现出一个高大全的人间之神。

    让所有描述都变得仿佛是扎克伯格亲自投资甚至制片的滑稽可笑,一切的力量也就都不存在了。

    以这一点来回看《合伙人》,这就成为了一部非常诡异的作品。

    陆晨几乎照料到了包括观众、投资人、原型人物、官方在内的一切有关方面,满足了所有各方的诉求,显得无比圆滑。

    但是,他却又是非常自我的——用对原型人物毫不留情的负面揭露,撑起了影片的真实力、打动力、说服力,从而让上述的一切诉求,都以电影质量为基础,扎实无比。

    拍摄这部电影的陆晨,既显得妥协了一切,却又在影片呈现的艺术水准上毫不妥协。”

    陆晨也看到了国师的这段采访。

    其实这段采访的核心思想,基本上和《合伙人》没什么关系。

    都是在说陆晨是个无比圆滑的人。

    陆晨一时之间也分不清楚国师到底是在夸自己,还是在骂自己。

    不过国师的这话也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电影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不需要很花俏的技巧,也不需要高明的镜头语言。

    不需要复杂到三人眩晕的剪辑。

    只要你能简单的讲诉出一个动人的故事,便足以征服观众。

    就像很多业内专业人士说的那样。

    电影嘛。

    讲好故事就够了。

    不过虽然光影的世界没有对错,但是观众的感官还是挺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