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人文气息【求订阅】-第4/6页

加入书签
    “陆导,会不会太多了?”曾佳对于陆晨花这么多钱来宣传自己的电影,也是感到一阵惊讶。

    要是换成其他人,曾佳绝对不会这么惊讶的。

    就比如之前的蒋煜。

    《太阳黑子》的宣传资金就不止这一点。

    “这次不一样。”

    陆晨笑道:“对于《合伙人》这样的片子,如果不是口碑炸裂,想要票房爆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积攒口碑,就得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这是文艺片的弊端。

    文艺片主要就是注重思想,引导观众去思考,是一些比较有哲理的东西。

    换一种说法就是相对比较高级的东西。

    然后它不注重电影的制作和效果,很少用一些不可思议的特效。

    它是注重于内在的东西,它的目的是想让人们看了这个电影,去思考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但是现在的人们都不喜欢思考,而且有一些电影它容易用力过勐,让一般人看了根本就不懂这个东西。

    就更不用说去思考了,根本就看不懂,还去思考什么呀?

    但是商业片它是注重于视觉效果。中国的文艺片跟商业片就像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跟《速度与激情》比较。

    因为那些年是讲情感的,它是让我们回忆青春。

    但是速度与激情是讲究刺激,它是从视觉上来冲击我们的感官,完全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

    之所以商业片的票房一直比文艺片的票房好。

    那是因为现在的人们都追求视觉效果,都喜欢看表面的东西。

    就是当时的一种感觉。因为他们不想深入的去思考。

    所以当然文艺片的票房肯定比不上商业片的票房。

    无论是《太阳黑子》还是《合伙人》。

    都有点偏文艺了。

    这也是陆晨花这么多钱去宣传的原因。

    如果这是商业片。

    那根本用不到。

    光凭借陆晨的名头就可以将许许多多的影迷吸引到电影院之中。

    毕竟陆晨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商业化水准。

    但是作为一部偏文艺的剧情片。

    想要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声势必须搞起来。

    否则说不好,陆晨也会吃到闭门羹的。

    简单来说就是陆晨还不够文艺范。

    他身上的标签基本上都是商业范。

    包括之前的《钢琴师》也有点商业片的嫌疑。

    《合伙人》的题材属于目前还比较主流的“企业成功励志传记片”。

    这样类型的电影或书籍在国内一直有一个误区:

    在名流眼中,出自传的性质变成了升值推广的附属产品。

    在读者和观众眼中,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并无多少普适性和共通性。

    因此,往往让传记体变成了名人的孤芳自赏。

    所以就导致陆晨比较担心《合伙人》也容易被人误解。

    如果其传达的核心价值把握不好,很容易被视作是某金主花大价钱雇来的托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