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和周董的首次合作【求订阅】-第2/8页

加入书签
        听到这里,陆晨真的惊讶了。

        看来这段时间。

        自家媳妇还是学到很多东西的嘛,渐渐的有了制片人的那点意思。

        “影片的名字叫《搜索》,从故事中看,似乎包含了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素材、深挖新闻线索所进行的“搜索”,也包括网络上的“人肉搜索”。

        但从散间在网络上的宣传侧重点以及主创的只言片语中,我觉得是更应该侧重于后者,即“人肉搜索”。”

        陆晨也微微点头。

        关于这点陆晨得想法和柳施施对方差不错。

        这样一个都市题材电影的时效性和话题性来说,后者无疑更具有表述和探讨的意义。

        也就是这部片子应该重视“人肉搜索”这个点。

        可惜,陈导选择了背道而驰。

        原因很简单。

        现如今,人肉搜索已经几乎成为网络上的一个常规功能,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使用,且时不时就会爆出一两件有代表性的事件来。

        而作为新闻人,也就是记者为了新闻而进行的“搜索”,则不是一个新话题和新现象。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新话题和新现象才有讨论的余地,只是新闻人的“搜索”相较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可能更具有专业性,导致可能会有较少的人牵涉其中。

        所以,“人肉搜索”应该成为本片的一大买点才对。

        但可惜的是,可能是陈导的胆子还不够大,

        又或者《无极》的后遗症还在。

        导致这部片子的全片依然围绕着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来做文章。

        它是由一个电视实习记者的一不小心而发现,由一个成熟记者的“新闻野心”推动着,一步一步走向不可收拾的境地。

        它探讨的是新闻人、传媒机构对舆论的操纵以及他们如何被操纵。

        至于网络,最多是来个“台网联动”。

        台里的新闻发给网络,网络用门户网站等传统的新闻渠道发布新闻造成舆论。

        对于论坛、微博以及“人人”“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类的人肉搜索的“利器”,则鲜有展现,它们最终也没有完全进入叙事当中。

        陈若兮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代表,对剧情的推动力很强大。

        在这样的强大面前,少有“自媒体”的存在空间,所以,一系列新形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被掩盖。

        “对了,你对媛媛姐演技怎么看?”陆晨有些好奇的问道。

        之前《钢琴师》的试镜,陆晨也邀请过高媛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