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兵东向

加入书签


 第72章 大兵东向

 信件抵达王平手中之时,岭南的乱局终于梳理完毕。

 这场有引起大批官员下职死亡的行动,终于走向尾声。

 打开信件的王平瞬间感觉,自己是不是如有神助一般,想啥来啥。

 瞌睡来了,就有枕头。

 从这个地球老乡的字里行间,王平能够感觉到蜀地各大势力对三方越加不满,只是受限于成本沉没,只能继续坚持下去。

 此时动兵,必然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反对之声。

 即使岭南将军府越发穷凶极恶。

 主意既定,王平不在拖延,直接下达命令。

 “将军府即时进入战斗状态,大军随时准备开拔!”

 岭南虽然由葛老处理政务,校尉们处理军务,冷月负责纵横帮派。

 但是说到底还是王平独裁的产物。

 将军军令一下,整个将军府瞬间动员起来。

 粮饷、药材、兵甲、战马等等军事物资瞬间向岭南关汇聚。

 众多蜀地商队,迅速开始隐藏储备物资。

 岭南关瞬间只进不出,外松内紧起来。

 随着重装甲士的归营,预备役兵士也开始了大规模动员。

 蜀地自然不能和以往的战事相提并论。

 三万重装甲兵。

 三千轻恺弓骑兵。

 三千具装重骑兵。

 三十万第一批动员的预备役兵员。

 都是为了蜀地做准备。

 特别是人马俱披重型盔甲的具装重骑兵,可把刚刚打造完三万重甲的铁匠司为难死了。

 这个还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地狱铁浮屠,完全是新型的巨大杀器。

 将军府踏遍整个高原,方才汇聚三千能够承载这些人形坦克的合格战马。

 这一切兵力调动,都是为了毕其功于一役。

 岭南若是第一次无法攻破蜀地的禁锢,若是再想打破这个准备充足的防线,王平可能要真的用尽一生的努力了。

 诸葛亮如此英明神武被后世神话之人,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即使是五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没有改变蜀汉的末路。

 根源就在于第一次突袭之下,无力得胜。

 长年累月的交战,不仅拖垮了蜀汉的经济,也将众多心向汉室的忠臣之心拖垮了。

 所有人对于攻入中原的信心,都消散大半。

 心无必胜之心,战无必胜之念,如何能够取得胜利。

 此战,王平还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杀入蜀地。

 至于失败,只能凭借漫长的岭南山脉,慢慢周旋了。

 或许有生之年,都无法攻入中原。

 十二年大限,将是王平最大的短板。

 一战而定,自然要最大的准备。

 屠戮文臣,震慑朝野,都是为了此事而准备。

 随着一纸命令来到,瞬间偏僻的岭南迎接最为热闹的时刻。

 刚刚打通岭南山脉官道之上,瞬间冒出无数身披铠甲的兵士身影。

 这些正式王平统领岭南南疆近三千万人口的底气。

 重装甲兵走过,越发偏细的岔路之上,汇聚越来越多的预备役兵士。

 这些都是运气不好,没能赶上时运,错过将军府大规模招兵之人。

 如今只能与越发增多的预备役壮勇竞争,争夺越发稀少的正规军名额。

 每一次将军府增加一位校尉,就是这些兵士狂欢的时刻。

 已经提升到五百亩的军功兑换名额,是这些兵勇最羡慕的事情。

 更别提足以养活十余位子女的薪俸。

 可惜将军府的兵甲产量严重不足,除了库存替换之用,将军府现在府库之中,就连三千兵士的铠甲都备不齐。

 王平也是知道是自己扩张军队太快,铠甲产量满足不了军队的要求。

 受限于这个人工打造的时代,只懂一些水利锻造的粗浅改革法门的王平自然是无能为力。

 放弃了战前大规模扩军的想法。

 士卒没有重甲防护,即使扩充军队,也是只能作为预备役使用。

 完全就是浪费银钱的举动。

 还不如缴获蜀地重甲之后,直接就地提拔,更能振奋军中士气。

 时间的不断流逝,王平越发成长起来,懂得节约成本起来。

 也不知是好是坏。

 蜿蜿蜒蜒的兵甲调动,无一人断绝。

 因为是在自家行军,很是快速,无需携带粮草辎重,直接按照每日行军百里的速度快速挺近。

 三月之后,第一批兵士终于抵达岭南关之中。

 就地修整之后,开始训练准备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