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如刀-第4/18页

加入书签
        静静的盘坐在炎朝赵氏祖宗的排位前,皇帝赵修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不免感慨,自言自语道:“父皇,朕自登基之日起,夙夜忧叹,以兴国运,然则天命时运终不利我,朝中结党营私不是一日积重,外敌日渐强大也非一战可以胜。重疾缠身,想恐怕剩不下多少时日……”

        第二日天色微微亮,陈国公李景沧领四位上将軍,持调兵虎符和皇帝诏书,到金羽大营领兵接管。武场点将台宣读军令、讨伐书、任命军职,等等仪式后,开始下达帅令。上将軍常岳受元帅軍令,领一队人马奔赴岚山粮仓大营和青林軍营,整备好人马粮草,限七日后在虎御关会师。秦也、徐谷、赶往济昌领全部兵马职权支援凤燕关。关绍随元帅领金羽大营全部兵马立刻前往虎御关。

        永明州、徐杨州、锦安州。三州十二郡。需要给岚山大营运送军需。在常岳到达时候,三州粮草都已经装填马车完毕。常岳入岚山大营,环顾四下,唤司库官到身前来,问起永明州中阳郡一行粮草车马在何处。軍司库官带到一行三十几人前。常岳上前一步问道:“你们可是从永明中阳郡来的人,郡令杨正大人何在!”

        “谁人寻我何事?”杨正从人群后走来。

        常岳取出一件黄帛。“皇帝诏,永明州中阳郡郡令杨正,即刻起,随军任帐下,凭陈国公调遣,原郡下其他事宜由州府代为管理,以望卿家尽心尽力,将功折罪!”

        杨正领旨说道:“臣下奉诏遵旨!”

        “将军,家国有难,我等下愿意随军抗敌,征战沙场!”中阳郡下巡卫孙弘烈身后跟着其他巡卫,忽然间上前一步。各个州府巡卫见此请愿之志,纷纷愿意效力报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各州郡巡卫在营中纷纷回应,报名参战一百多几十人。常岳环顾四方,双手抱拳,感动丈夫家国之心。于是这些地方巡卫武卒也一起随了军。

        中阳郡除了郡令杨正奉皇帝诏令以外,巡卫孙弘烈、许白江、班奉起三人也一起随往虎御关。

        孙弘烈,生于中阳郡,炎国四百九十七年生人,郡令府下巡卫。自小的到少随学堂先生读书。

        先生讲夫子意,孙弘烈问先生,夫子如何不想一统而是只做礼法。先生讲白圣诗词,孙弘烈问先生,诗中志向与抱负恢弘磅礴,可为何逢到机遇却不能立功立业。先生讲家国情怀,孙弘烈不解,天下是一姓天下,为何一家与天下是不可分得。诸如此,惩罚不少挨。

        虽然原想考取功名,但屡屡落榜,混上一名秀才也不得。灰心在二十五后不再考取功名。

        父母膝下大哥二哥两子行孝,使不上他也就任其放浪。周围的朋友三三两两,酒家的鹿远、河塞的宁唐,以及乡中秀才米康林。

        一次巧然,炎国五百二十二年,得相识的老巡卫照顾,给介绍进到郡令府做了巡卫。老巡卫见到郡令,介绍起孙弘烈,说侠义肝胆,勇毅刚正,心思细致。斗胆推荐给大人手下做事。郡令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现任郡令杨正,字长君。原国中翰林院待令。家世忠贤,祖上随炎国开国皇帝赵起征战治策,一度官拜丞相之职,此后传人至杨正,家境早已没落于市。杨正的父亲在城中写书信,做画为营生。难以养活家小,全靠母亲织布贩货才得以周全。十七岁得炎国文魁,结果酒后兴起,皇城门下提诗,讽刺了群臣阁老,皇帝下令先关两年醒醒酒。但是好在身陷狱中说不上吃苦,二皇子爱惜人才打点照顾。后在位无绩八年有余,不想又在朝下言辱农耕田亩丁税的政策愚蠢,被人奏报给皇帝,晚饭间,一队禁卫軍前来传旨意,召杨长君入宫见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