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晋江文学城-第4/8页

加入书签
    严琼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没翻到,扭头看向蓝瑜,“普粄是啥”说完换了个关键词,“和黄粄有啥关系吗”

    “我也只知道叫做普粄,和黄粄没有关系。”蓝瑜耸肩。

    普粄是粘米磨成米浆,然后倒入铁锅里加入适量的碱水,缓慢搅和成糊状,然后倒入容器里面定型。容器一般是大铁盆,等到晾凉成型之后倒扣在干净的桌子上,用菜刀切下一块,直接切成条状备用。

    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瘦肉或者腊肉炒香,然后加入切成条的普粄,加入适量的盐就可以起锅了。

    一般当做菜来吃,当然,小孩子和年轻人把这个当成饭吃,盐放少一点就行了。

    一整个普粄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是粘米米浆制作的,不粘,切的时候也很好切。

    黄粄的制作过程比较麻烦,选材也有讲究,普粄就南方的粘米就可以,碱水也没有要求。

    黄粄主要使用的原料是一种糯性即软硬度,在粘米与糯米之间的稻谷。

    找到一种被称为黄粄树的丛生灌木,直接烧成灰制作出碱水。

    作为黄粄原材料的稻谷碾成白米,筛选干净,直接用冷水浸泡,泡得时间够了,就直接用木桶蒸熟,加入前面制作好的碱水,拌匀晾凉,再次上锅蒸熟。

    蒸熟后倒入石臼,先用专门的木锤将米饭轻轻地碾碎,然后开始用力的舂打,直至打成糊状,最后倒出来装盆,可以放到脸盆里定型,也可以用手团成长条状,便于售卖。

    一般直接吃就随意了,黄粄比普粄粘性大,炒着吃的时候,要先煎至两面金黄,不然很容易黏在一起。

    相比较于黄粄定型冷却后会变硬好保存,定型冷下来的普粄保质期就没那么长了,要是春天天气热,比较容易发霉。

    严琼看了看关于黄粄的描述,又看了看锅里的糊糊,扭头看了一眼蓝瑜“好吃么”

    “你等着。”蓝瑜看了一下灶里的柴火,暂时不用看着,往东边走去。

    明天清明,要准备的东西有点多,黄粄和普粄都得有,还有白粄。

    前文苎叶粄的时候说过,白粄一般被这边当地的村民当做祭祀所用,或者谁家老人要是去了,等白事做完就要给全村发做好的白粄。

    祭祀和白事的白粄,做法和普粄差不多,粘米磨成米浆,倒入锅里,小火搅拌成糊糊状,这期间一定要加入一点盐调味。

    白粄的糊糊要比普粄的更粘稠一点,有点像是黄粄从石臼里出来的那样,水分比较少。

    这时候就要准备好清洗干净的木头磨具,磨具就像是一个洗衣服的棒槌,侧面切了一刀变成两部分,中间挖空,雕刻上梅花等图案,把适量白粄糊糊放进去,棒槌用力合上,一个印上花纹的白粄就做好了,放到一旁晾凉就行了。

    蓝瑜过来的时候,钟老正在印白粄,看到蓝瑜乐呵呵的打招呼,“来了”说完指着正在炒普粄的林大勇,“刚好新的一锅出炉。”

    蓝瑜笑“我就是冲着这锅来的。”

    钟老“哈哈哈哈”

    蓝瑜装了一大碗炒普粄,里面有笋丁,腊肉,大蒜叶还有豆芽菜,还有一些小虾米,闻起来可香了。

    听说蓝瑜还要炒黄粄,林大勇看了看身后的桌子,指着一个倒扣的盆道,“那里还有一盘炒黄粄,你拿去先吃。”

    蓝瑜应了一声,正要走就听到等在林大勇前面排队等着炒普粄的游客眼睛一亮“还有炒黄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