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从未谋面的老朋友

加入书签


 第37章 从未谋面的老朋友

 “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从煤矿上调一批人过来。”

 老赵突然说道。

 “我让他们八月五号出发,六号上午就能到。

 他们不用五十块钱一天,十五块,最多二十块一天就行了,管吃管住。”

 “可是,三天的住宿也不是小数目吧?”

 老马迟疑着说道。

 纵算他们住的这种小招待所,一个晚上也要三十元。

 没办法,特区的消费就是这么高不可攀。

 老赵嘿嘿一笑,说道:“马总,哪来的三天住宿?

 让他们自带铺盖,六号上午到了就去排队,两个晚上直接睡在那里,八号买到抽签表,直接打发他们坐火车回去。

 只要管几顿饭几瓶水就行。

 不比在本地招人合算得多?”

 陈予权微微一笑。

 老赵的脑袋确实比老马转得快。

 老马虽然已经四十来岁,骨子里头还是个“纨绔子弟”,恐怕脑海里从来都没想过,可以让工人直接在广场上打地铺睡两天。

 然而,这就是历史上江口真实发生过的情形。

 每个排队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也无论什么身份,一律打地铺睡觉,一视同仁,绝无例外。

 为了挣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打地铺睡两天算得什么?

 “我赞同赵总这个提议,可以从煤矿调人。”

 最先开口的当然还是陈予权。

 “不过赵总,你先大概估算一下,能够调多少人过来?”

 “多了不敢说,一两百人肯定没问题。”

 老赵是黑石镇最大的煤老板,和矿山关系肯定是不错的。

 “那不够啊,远远不够。”

 陈予权蹙眉说道。

 一个人只能买十份抽签表,光他就随身带来两千张身份证。

 四个老板搞到的身份证,只有比他更多,他们五个人,加起来应该超过一万五千张身份证了。

 这就需要一千五百人排队。

 陈予权记得,另一个时空那位江口炒股的朋友跟他说过,九二年江口第一次全面放开搞股票时,有个中原省的老板,一口气调过来七千多张身份证。

 现在,他组织的这个小团队,拥有的身份证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那个中原老板。

 是否会因此影响整件事的走向,陈予权心里也没底。

 “蝴蝶效应”这个名词,他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事已至此,有进无退。

 “老赵,你想想办法,再多调点人过来,我们也想办法去调人,越多越好。”

 老马挥手说道。

 他以前没来过江口,对就地招人心中没底。

 就算能出得起五十块钱一天,也未必能找到那么多人手。

 毕竟现在四处招人排队的,可不止他们这几位。

 这是陈予权在老马身上发现的一个优点:虽然草包,至少还算是有魄力。

 干什么都雷厉风行,很有决断。

 “好,我马上给家里打电话。”

 眼见得大把的钞票就在眼前,老赵也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性。

 当下计议已定。

 会议之后,曹建湘私下里找到陈予权,低声说道:“老七,我记得你说过,你在江口这边也有朋友?”

 “有啊!”

 陈予权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这个时空,以另一个陈予权的身份出现,他在江口有屁的朋友。

 举目无亲,连一个熟人都没有。

 可这时候决不能拉稀。

 否则就要被人揭穿了。

 “他啊,是个花花公子,算是个官二代吧。

 老爸老妈都是第一批南下建设江口的干部,现在都身居要职……”

 这话,却不是信口胡诌,确有其人。

 只不过陈予权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他而已。

 但是,且慢……

 陈予权脑海中灵光突然一闪。

 这事也未必啊。

 就算现在人家不认识他,难道就不能想想办法,让人家认识他一下?

 “那你能不能联系一下他,看看他是不是能帮得上忙?”

 曹建湘立即说道。

 也不去深究,陈予权到底是怎么认识一个远在江口的官二代的。

 反正这小子已经展现了足够多的神奇之处。

 “行,我试试看……”

 陈予权微微颔首,脑子里已经高速运转起来。

 肖芒。

 男,现年……应该是二十五岁。

 祖籍江淮省,在南方市出生,十八岁时,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南下江口,担任政府部门管理职务,其时,蒋耀贤应该还在岭南大学上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