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今世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加入书签


王也打算以后好好地把杨修培养成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官僚。

回到司徒府的杨修,第一时间找到了父亲杨彪。

“德祖,事情办得如何了?”

“父亲,我欲投身墨学。”

“什么!”

杨彪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眼珠子都瞪成了一双牛眼:“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刻的杨彪,真的非常心累,自己只是想要和王也搞点私底下的PY交易啊,怎么连儿子都赔出去了?

然而杨修已经被王也所彻底折服,并且愿意追随他的志向,想要变法图强,因此毫不犹豫就抛弃了杨氏一族原先所坚持的儒家思想。

杨彪劝了半天,可一点用处都没有。

“父亲,孩儿心意已决。”

“德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希望你的选择是对的。”

杨修如此坚决,杨彪也是无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王也身上:“本来为父还想着等你到了及冠之年,就为你举孝廉,现在怕是不成了。”

自汉武帝开始,举孝廉就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科目,在东汉更是成为了求仕者必由之途。

孝,是孝顺亲长。

廉,是廉能正直。

看似选拔贤能,但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一般只会从儒士中选拔。

杨修弃儒从墨,就等于是自动断绝了孝廉之路。

所以杨彪才会这么生气,可杨修却不以为然:“父亲何必担忧?主上用人,不拘一格,墨门翟介,此前不过一个匠户,身份卑微,如今不也官至县令?而且为官一方,政绩卓越,未来不也前程似锦吗?”

经儿子这么一说,杨彪心中虽然还是不爽,但也只能接受:“希望如此吧。

“对了,还有一事。”

杨修拿出一本图册,笑着交给杨彪:“父亲请看。”

杨彪心不在焉,随手翻了翻,发现图册里,全都是一些机械构造的知识,顿时眉头皱了起来:“给我看这个做什么?”

身为大儒,若是儒学经典注解,杨彪还会感些兴趣。

可丟给他一本机械构造图纸,他哪里看得懂。

杨修却笑道:“父亲可知,图中之物,名为织布机。”

“织布机!”

杨彪心头一震,表情终于变换。

随着王也把来自幽州的毛料卖到洛阳,在这京师之地,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可都对织布机一点也不陌生了。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这玩意儿很赚钱!

最早经营毛料生意的樊家和翟家,可都是靠着织布机才挣了大钱的!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眼前的这本小小图册,那是真的赚来足够的钱造一座真正的黄金屋!

毫无疑问,在这一刻,杨彪心动了。

“父亲,主上说了,这就是杨家识时务的回报。”

杨修说完,又笑了笑:“父亲,还请尽快排出人手投身墨学,唯有学得真本事,才能将图纸落于实处。”

一想到织布机有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杨彪忽然觉得儿子投身墨学,也并非什么坏事。

相比于杨家的识时务,比杨彪更早向王也倒戈的袁隗和袁家,此刻却成为了反对王也《遗产法》的世家领头羊。

“庶嫡有别,此乃祖宗之法,岂可说变就变?”

“然也,王也这次是真的太过分了!”

“太傅大人,还请你为吾等做主啊。”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哪怕眼界和见识,受到时代的局限,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他们就比猴儿还精,很快就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看穿了王也的用意,并且团结起来,想要强行让王也收回成命。

如今的京师,王也号令三军,权倾四郡,没人能够与之抗衡。

但政令的推行,依旧需要借助皇权,而身为太傅的袁隗,在身份上足以影响刘辩这个年轻的皇帝。

因此受到法令影响的四郡望族,都纷纷派人来到太傅府,希望袁隗能够为此而出力。

袁隗对此也是头疼无比,身为世家大族中的一员,他自然不希望王也的《遗产法》推行,更不想袁家名下的田产和人口,被朝廷登记造册。

因为这样做,会损及袁家的基业。

可袁隗比其他人更加知道王也的强大,以及对小皇帝的影响力,因此他颇有种骑虎难下的尴尬和心悸。

现在就算是袁隗想退缩也不行了,因为不仅仅是王也治下的四郡世家,就连之前被王也击败的各路诸侯,还有各地豪族,也纷纷聚拢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反王”同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